立即捐款

《香港2030+》民間論壇紀錄 講者批規劃兒戲

《香港2030+》民間論壇紀錄 講者批規劃兒戲

(獨媒特約報導)在本月初(4月9日),守護大嶼聯盟及土地正義聯盟就著政府於去年十二月推出的全港長遠發展策略《香港2030+》舉行民間論壇,期望在今個月諮詢期完結前引發更多討論,讓市民可以無差別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本文為論壇的紀錄。

論壇的第一部分由政府高級城市規劃師吳劍偉先生介紹《香港2030+》作開始。他先簡介研究報告的三個元素「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及「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當中提到因為人口老化問題、市區舊樓急劇增長及保持高增長經濟而需要大量新的土地儲備,而東大嶼及新界北就兩個策略增長區去帶動主要土地供應以作經濟發展之用。研究沿用既有的評估及評審機制,估算未來25年人口會不斷上升,最高峰會有820萬人,加上一成的緩衝,需要900萬人的容量。整個研究預計在2018年完成。

1

鄒祟銘:規劃無「人」的概念

土地正義聯盟的代表鄒祟銘博士即時質疑,吳所提到的北環迥公路和東鐵線是否足夠應付未來25萬人口對外的交通需求。鄒的研究主要從人及社會的角度去講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這一個概念。他認為一個可持續發展城市要以人為本,任何類型的規劃都要回歸生活社區的層面發視點。他從諮詢文件最後一頁的圖見出政府沒有為「願意」排優先次序,面對無限的慾望當然就需要更多土地。香港一向都是集約型,運輸導向的城市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但整份諮詢文件的配圖均沒有人,而大片大片的規劃,依靠吸引人的概念但並不貼近人的需要。如不斷興建大型的市鎮公園,天水圍的天秀路公園,公園的設計死寂跟附近的社區連結差,使用率低。鄒又指集約城市不需要大片土地,當居民可以在可步行的距離達到日常所需的地方,社區可以自給看足就可以。以大埔為例,一個可容20萬人的集約城市只需要幾十至百多公頃的土地就足夠。

接著,地區人士深入講述發展東大嶼與新界的問題。

任憲邦:4,000億投資不值

守護大嶼聯盟成員任憲邦博士接著從項目分析的角度說明2030+中所提出的大型基建及發展項目並不值得投資。任由需要、成本以及風險的角度分析。從香港的人口及住戶數的估算,以及經濟行業的現況所得出的需要,都非基於人口或經濟政策的發展方向。而從第三條跑道等基建的成本去估算,東大嶼都會至少需要4,000億,光是現在的可行性研究評估就需要2億。任反問,一個三十年後才會完成的計劃,未知是否有此需要或可行性,我們現在就要開始付「按金」嗎?另外,他又問到研究到底如何計算因為氣候變化而引申的水平面上升問題,東大嶼都會會否在數十年後就被淹沒?他提到1983年政府曾經為東大嶼島做技術性評估,質疑政府為什麼將不可行的舊事重提。而2047以後的中國經濟融合環境仍是充滿變數,政府必須將之考慮。

元朗區議員:荒誕如《西遊記》

元朗區區議員杜嘉倫先生以新界西的未來發展闡釋2030+的荒誕如《西遊記》,整份研究似是地產項目的廣告。以洪水橋及元朗南未來的發展為例,預計會增加30萬人口,但規劃署從未在區議會清楚的說明交通配套或改善措施,沒有考慮到與其他地區的關連性。整個新界的發展都旨人口政策、地域規劃或經濟展望,以為只要不斷興建就可製造就業。事實是科學園用了十五年時間,二十二公頃的土地才有今天的二十八萬份職業。矛盾地,計劃推動機械、自動化發展,是減少職位製造,而這些計劃似乎是為不怕成本高昂的大財團量身訂製。

然後,馬寶寶社區農場成員袁易天先生及本土研究社成員林芷筠女士提出政府在整項研究計劃所缺乏的面向。

袁易天:規劃欠農業面向

袁點出農業於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自50年代開始,香港農業因為大幅土地開發而被逼轉型,由以往種米,到種菜,到現在的有機農場,因為農地大量減少而令農業幾近走上絕路。袁易天提到,馬寶寶農場積極開拓農業與香港及社區的關係,在講發展時必然不可以遺留「可持續」這要素。農業與城市可以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如農夫收集社區的廚餘作肥料,既可減輕政府處理廚餘的經濟成本,又可令更多人參與食物製造的過程,確保食物價格穩定。在社區方面,又可以令老人家保持身心健康,減輕對安老服務的壓力。在生態方面,從生身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角度出發,農業也可有高生態價值,又可成為城市與郊區之間的緩衝。想像一下我們去旅遊期著甚麼?那些當地的食物與農產品引證著農業與一個社群的身份關係。從理性的角度,政府應該從更多面向理解農業去減少庫房的壓力。

林芷筠:估算土地需求兒戲

林芷筠則拆解政府對「需求」的矛盾邏輯,質疑研究報告所提出的不同用途的土地需要的估算過程兒戲。就以工業用途土地為例,過往十年政府以香港沒有工業需求為由鼓勵改變工業大廈為商業用途,但在是次研究卻指出需要大量的工業用地。如此大幅度轉變態度,但政府從來沒有交代原因。另一方面,政府常不斷重覆增加土地就可滿足需求,但事實上有香港有不少土地資源未用盡。如不少商業用地面積廣闊,但樓面面積低;政府亦從未認真地有系統的點算空置住宅的數目,從未為善用空間出一分力。過去多年,政府亦從未認真面對規劃落差,西九的規劃無助解決油尖旺交通問題,更可謂與之無所結連。

隨後進入討論環節,除了第一節的嘉賓,更多兩位政府代表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馮英倫先生與總城市規劃師/策略規劃劉寶儀女士 。政府代表回應指研究仍是初階段,在進入下一階段的需求資料可能會不一樣,計劃是充滿變數,而有些技術性評估的撥款在立法會受到阻撓而未能開始進行。關於開發新土地,政府傾向簡單、直接而容易做的方案,而一些較創新的方案給利用棕土等未必可全港性實行。

其後,現場參與者的發問及意見主要圍繞人口估算過高、交通評估脫離現實和發展高密度發展概念。有幾位人士都關注未來新移民的數目,包括現在在港讀書的內地生。交通方面,市民都關注現在東鐵線已爆滿的情況下,新界北的北環線如何應付大量的新增人口。從文件的發展概念見出政府的思維守舊,無意改善香港產業單一,地區規劃欠缺特色的現況。此外,亦有市民詢問市區重建所謂增加住屋供應,逼遷現有住戶,是否合理?研究會否提政府內部的改革?為什麼對文化發展或物種保育隻字不提?

3

論壇的第二節由綠色力量的鄭睦奇博士及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姚松炎議員辦事處辦高級項目主任蘇文英女士作出建議及另類方案。

團體提另類方案

鄭博士提出《大嶼山初步另類方案:綠色運輸策略》,提出五大原則去解除現時大嶼山的威脅並提升其吸引力。他指大嶼山大部分地區用作保育、休閒、文化及綠色旅遊,忽視交通對環境的威脅會破壞現有優厚條件。政府應該面對現時大嶼的威脅作出實際措施:

(一)為居民及遊客改善環保運輸系統,而非為了不協調的發展。應優先採用公共交通工具,增加渡輪及跨區巴士在公眾假期時的班次;
(二)交通規劃不應超越環境與社區的盛載能力,以保護集水區食水水質,如監測空氣質素、噪音、汽車與道路比例、泊車空間及對居民的滋擾,防止堆泥污染水塘等;
(三)不能加劇空氣污染和隨處堆泥,政府應嚴格限制大型車輛尤其是泥頭車、重型貨車及工程車進入南大嶼及馬灣新村以西的東涌路;
(四)不能觸及高生態價值的地方;
(五)嚴格監控廢物運輸和棄置,強制島上產生的廢物(尤其是拆建廢物),必需運往指定收集設施。為此,政府需要作出更多道路監控的措施。
最後,鄭博士提醒大嶼山之所以有今日的吸引力是因為其交通限制,我們不可以本末倒置。

蘇文英女士簡介她們團隊所製作的香港2030+民間替代方案,希望政府可以吸取建議。她指出研究報告最大問題是沒有考慮到可負載能力的問題,會引發出包括經濟、民生面向的「六大爆煲」(詳情請看《香港2030+》諮詢本月底結束 民間提替代方案 姚松炎:令市民有得揀)。回應政府的三大元素,2030+民間替代方案有三大方向,分別是智能城市研究(smart cities) 、用盡城市效用 (maximize utility) 以及低影響發展(Cradle-to-cradle design)。在智能城市方面,團隊不單視為科技的應用,更是管治(governance)的手法,由下而上,利用互聯網貫穿社會參與規劃。團隊參考不同城市的城規設計,美國的波特蘭(Portland)自1973年開始限制城市發展,進程緩慢,跟香港崇尚大規模的高速發展相反。香港的新發展預留大量的土地予公路,休憩空間被割的零碎減低其效用;大塊的堆填區尤如一個新市鎮,但當中五成的土地是沒有用到。蘇問到底我們有沒有檢視過往的規劃問題?在如何挪用香港規劃標準及農業在當中的被蔑視都深深影響香港的地景。她又批評對於政府一直只採用生態價值的高低作生態基線評估,而非整個生態系統的價值是低估了環境對經濟的貢獻。現階段我們不可以漠視土地/壤作為不可再生資源都重要性。

在這一節的討論,與會市民較集中討論現行規劃程序及法例的漏洞。有市民詢問政府官員是次全港性策略對香港社會的正面影響,如何修補社會廝裂?又有市民希望政府官員釐清是次研究諮詢的程序,是否假裝聆聽,最後推出的報告書都只是政府自己的片面之詞?當討論到現時大嶼山及新界所面對的威脅,政府可有措施確保願景都不受影響,保護現有的美好條件。在場的官員還是表示非職責範圍所以無法解答。最後論壇在一片疑問及反對聲音中結束。

文:陳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