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To foul or not to foul?

To foul or not to foul?

周六的三場比賽完結,同樣打成2:1,快艇、雷霆及塞爾特人都追回一城,令整個系列賽更加緊湊。撇除公牛因朗度(Rajon Rondo)缺陣,加上塞爾特人有KG鼓勵下士氣大振,大勝一場不談,其他兩場都要去到最後一刻才分勝負。巧合地贏波的兩隊,即是快艇及雷霆都在重要關頭選擇向對手犯規,結果有點不一樣,很值得跟大家分析一下。

上場做出「超級大三元」卻輸波,韋斯卜克(Russell Westbrook)責無旁貸,我相信他和教練Billy Donovan,賽後也有作出檢討,從而作出解決方法。最大的分別,當然是起手選擇。在頭兩場比賽,韋少同樣在三分線外起手11次,第一戰命中率是27.3%,第二戰更離譜,跌到18.2%,幾乎是「例牌虛發」,也讓火箭更易藉快攻及快速反擊取得優勢。可是去到第三戰,韋少一改作風,全場只起手24次,比上仗少了19次,而在三分線外就只是射了一球,就幾乎累死雷霆(不過這是後話);可以見到雷霆將帥也明白,以韋少的爆發力和破壞力,如打出類似禾爾(John Wall)式的入楔分波,威力有幾大。

韋少改變打法,最大得益是「三塔」中機動力最高的Taj Gibson,接應韋少傳球之餘,手感也火熱,最後以超高命中率(13中10)取得20分,全隊第二高;加他可以守三至四個位置的防守技術,在最後一節雷霆能擋住火箭的後上猛攻,功勞不少。

今仗雷霆有五位球員得分達雙位數,當韋少肯放波,做回控球後衛的職責,隊友其實可以交到功課;首戰雷霆其他球員接應韋少的傳球起手17次,射入7球(41.2%);第二戰去到24入13,命中率是54.2%;今戰見到韋少更肯傳球,最後隊友回報17中11,命中率高達64.7%,這種數據不難理解,畢竟韋少的進攻每次都能引來一堆火箭球員圍攻,只要他腦海不是想住「三夾以內皆是空檔」,在吸引敵人後傳波,隊友自然有個good look,命中率當然會高。

可是去到第四節,一直頭腦清醒的韋少忽然又心急起來,幾乎就斷送了勝利。他全場唯一一次三分起手,就是在比賽餘下35秒,當時雙方打成111:111平手,其實不用急於一刀斃命,再者,入了這球三分也不一定贏波。最重要是重看比賽,當韋少在三分線後插花運球,今場三分射3中2的奧拉迪保(Victor Oladipo)在右手邊空晒一直示意準備接球,可是韋少最後的選擇是自己在24呎外不理有三人防守而仰後跳投,難度如此高,不入很正常,好彩,好彩,好彩,阿當斯(Steven Adams)在籃下tip入,救番韋少,也救番雷霆。

" You’ve just got to watch film, understand the game and go back and see where you can improve in a series. Like I said last game, I had to do a better job of trusting my teammates for 48 minutes," Westbrook said. “Tonight those guys made plays throughout the whole game. “

只要沒有熱血上腦,韋少可以讓他的隊友打得更好,也會讓雷霆打得更好,我相信他們真的有好好看過影帶,檢討過上兩仗的敗因,才會有今場的勝利。不過,那球三分波抵鬧,之後鏡頭也見到Ola面如死灰,如果這球波最後是由韋少傳到Ola手上,順利命中,雷霆藉此贏得比賽,那可能會成為整個系列賽的轉捩點。

記得當年採訪NBA,印象最深是他們準備的細密驚人,如最後犯規為例,早就在更衣室內的白板寫上對手罰球命中率最高和最低,如讓球員判斷對誰人下手,至於包夾和阻播開波的人選,也早早寫明,單是最後一刻防守的戰術,已多於十套。雷霆在8.8秒選擇用犯規來停止火箭進攻,是不錯的決定。第一,夏登是聯盟進攻力最強的球員,博foul的步法和技術也是一絕,如果讓他帶波到前場,當然有危險,那不如早早犯規,讓他最多取得兩分,奪回主動。第二,採取犯規後,若對手不入,會相當危險,因為波在自己後場,所以一定要確保籃板,而雷霆有三塔在陣,至少保護防守籃板不難;如掉轉是塞爾特人,則肯定不敢用這戰術。第三,對手的罰球命中率當然是首要考慮因素,如波在一個罰球命中率不足五成的球員手上,肯定會犯規吧。

可是當對比爵士和雷霆,就會見到細節上的高下。爵士在最後追分階段,用四人在前場打全場壓迫,先逼使對手難以開波,也令他們難以交給CP3;可是雷霆的犯規就不同,火箭在最後關頭開波,雷霆無人逼搶,也沒有包夾,而觀察韋少犯規後還要對Andre Roberson解釋,看來這是他的決定,多於教練之前早有部署。若果先在前場阻擋對手開波,失敗後再犯規,會更合理;至於誰人防守,誰人犯規,都早有交代,絕不會如雷霆般,三人齊齊退後,然後才由韋少「自行」去foul。

事實上,一foul就停鐘,球也在自己後場,基本上是送了至少一分給對手,其實相當冒險,尤其是夏登罰球極準,今仗起手21次就攻入44分,就是多得18個罰球全中,送他上罰球線,等於送上兩分,之後在後場開波,有何失誤就慘了!其實領先三分,相信不少教練寧願用夾擊或壓逼就算,最多是叮嚀球員不要犯規,以免讓對手有機會4 point play。

最神奇是既然之前一球選擇犯規,那為何最後一擊又不重施故技,讓J.Harden有機會帶到前場從容起手?要是夏登射入三分贏波又如何?而且雷霆在最後一擊的防守也毫無心思,毫無部署,能夠贏波,實在有運!

講細節,今日六支球隊入面,一定以爵士做得最好,看他們最後防守艇的前場壓逼,值得學習,只是球員質素不及,真的擋不了Chris Paul,最後才主場飲恨。

季後賽精采之處,就是兩軍教頭如同博奕,大家不斷調整,細微如一個犯規,大到最後一擊由誰起手,都是「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由雷霆今仗去分析,很多戰術細微之處,以及韋少執行起來,都未到頂級水準,這解釋了球隊為何始終難以挑戰勁旅。不同教練有不同長處,有些防守專家,有些進攻犀利,有的臨場調動好,有的夠大膽可以棄用球星,但最基本是因應對手而不斷調整,用別出心栽招數來贏波。就整體部署而言,Billy Donovan做得還不夠好。看賽後J.Harden還有心情和記者講笑,今仗之敗,或者是因為他最後有點輕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