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你清楚我嗎 ?你懂得我嗎?」── 給M+的情書(下)

「你清楚我嗎 ?你懂得我嗎?」── 給M+的情書(下)

圖:《曖昧》作為視覺文化展覽以實物作為中心,強調展品的美學風格,多於分析普及文化的視覺性。這對曾由張國榮在演唱會上作為易裝表演道具的紅色珠片高跟鞋,被供奉在展櫃之內,凝結了偶像崇拜的戀物情結,亦僅止於讓觀眾睹物思人而已。而洛楓的引言,是全場唯一直接說明何謂性別曖昧的文字介說。

你所知的我其實是那面?

M+,請你恕我的小心眼。從你2012年首次委約藝術家創作、到高調選藏Uli Sigg的藏品……你好像常常都捨近取遠,令我妒火中燒。終於等到展亭第三個展覽,香港的普及文化才正式登場。「曖昧」這個題目實在的令人眼前一亮,「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就更擺脫了香港在處理普及文化時,偏重重現文化現象和歷史語境的策展方式,而是提出論述角度,引發思考。 既然說要搞曖昧,我便望文生義,期望你能為我說明camp、易裝、變性、雌雄同體等等的定義和分別,說明性別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可以選擇和操演;與及張國榮、梅艷芳、以至張叔平、夏永康、劉天蘭等如何透過性別來拼湊出一幅香港前九七的世紀末景象。你把展覽分為「我就是我」、「是男是女」、「你的輪廓」和「普普流行化」四個展區,而我看到的卻只是香港流行文化中性別表象的一鱗半爪,而看不到策展人的詮釋。這些曾為偶像親炙的實物,像哥哥著過的高跟鞋、梅艷芳和何韻詩穿過的演唱會服裝;和少量似曾相識,令香港觀眾睹物思人,而從未曝光的making-of 小照亦更引人遐想 。但展覽卻僅止於讓觀眾重溫本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耳熟能詳的icon,不單沒有對性別與演繹作基本的介紹,亦沒有說明香港流行文化的文化生產方式──你知道嗎,你卻這樣欲言又止,只會讓人覺得你根本就不熟悉和鍾愛香港普及文化。


圖:展覽發掘出流行文化的幕後功臣如攝影師夏永康、李志超、梁家泰;造型及美術指導如劉天蘭、張叔平;服裝設計如劉培基、Jean Paul Gaultier等。尤其是兩年前逝世的李志超,展覽不啻是對這位文學影像兩方走的鬼才遲來的致敬。但顧左右而言他的引文,雖然避免了博物館的權威口脗,卻又無法說明文化生產的過程,和這一代潮流締造者的角色。

M+,我知道你想破舊立新,讓從前被拒諸門外的普及文化能與高雅文化平起平坐,實驗二十一世紀博物館的可能性。《曖昧》的文字說明以引用偶像或文化人的說話,以減低匿名者陳述的權威性,製造親切甚至眾聲喧嘩的效果。你更在流行文化之外,加入何倩彤、黃漢明、石家豪和田名網敬一的藝術作品,企圖說明流行文化與藝術之間的橫向連繫,並視覺文化的範圍。但我認為,這種以流行文化擴充文化定義的方式,剛好正與視覺文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失諸交臂。展覽中的粒粒巨星,跟《形流意動》一樣件件都是經典。但這種以物件而不是觀者的閱讀經驗作為考量的策展方式,突出了物件之間在視覺風格上的相似性和美學價值,卻未能說明這些視覺經驗,到底如何塑造出怎樣的主體意識和社會關係。尤其極之依賴視覺性(visuality)來操作的創意工業(包括流行文化和當代藝術),如何一方面顛覆、另一方面又強化性別、階級和族裔之間的權力關係。展覽中芳華絕代、讓人眼花暸亂的性別呈現,說明了香港作為大都會在生活方式上曾經不甘後人,演繹出metrosexual的亞洲時尚,但省卻性別政治的性別演繹,把性別馴服為無傷大雅的視覺風格,安放在展櫃和畫框裡,成為被朝拜的經典。



圖:《號外》封面,都是經典,但分類卻顯得無棱兩可──為什麼正面頭像就是「自信」(confidence),而木無表情則就是「酷」(cool)?至於標榜壞品味的《100毛》,正好是對優皮文化的惡搞。二者相提並置,策展人到底是想製造戲劇效果,還是不熟悉城市雜誌在香港的發展脈絡?

M+,這是我的心底話──我其實不太介意你把當代藝術搞得莫測高深,但我卻非常介意你對「我們」一知半解,真是令我情可以勘?也許,《曖昧》之所以令我意難平,正好反映博物館在全球與本土、精英與普及之間兩頭唔到岸的困境。距離開館還有兩年時間,但願我們能共同渡過。

Yours Truly,

梁寶山

*視覺文化經常被望文生義,以為讓不同媒介、高低雅俗的視覺材料平分春色,就等如視覺文化。視覺文化作為研究方法,關注的不單是呈現,而是視覺性到底如何造就各種社會關係。有興趣進一步探討視覺文化與博物館的關係,特別是「後博物館」如何回應身份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可參Eilean Hooper-Greenhill, “Culture and meaning in the museum”, in Museu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22.
*始終認為popular culture應譯為「普及」文化,以突出受眾的廣泛性。「流行」容易令人聯想到時尚(fashion)和風格(style)。不過因為「流行文化」已深入民心,亦是展覽副題,故混合使用。
*本文以香港的文化脈絡出發,並關於視覺文化的學理性探討。如何可以改善策展、陳設和說明的具體執行方式,可留意Art Appraisal Club同仁的討論。
*本文稿費由一班香港藝文愛好者以眾籌方式贊助。特此鳴謝。
*圖片提供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