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如果傘運向八九民運學習……

如果傘運向八九民運學習……

那麼結果可能不同。首先,八九民運不只是六四屠殺。如果全景分析的話,其實八九有值得學習之處。

第一,傘運沒有學習到八九民運的組織化。當時風起雲湧的學生,很快組織起北京高校自治聯會。這樣便把無數第一次參政議政的學生捲進偉大的自治實驗。同時,佔領天安門的學生也就地實驗民主討論和決策。反觀傘運,雖有學聯,卻沒有及時嘗試在佔領區組織化,學生和市民一盤散沙。在佔領後期,雖然搭起大台,但只是打氣和發言場所,不是決策場所。

其次,是傘運沒有學習到八九的民主視野。學聯罷課時的宣言,除了普選,還主張一些社會福利改革,然而佔領後,連這些也消失了,變成齋普選要求。反觀八九學生提出的《和平請願七條及附錄》,不僅提出自由民主主張,而且提出反貪污及懲治官倒、增加教育經費、追究政府重大失誤責任等等社會改革主張。

這些主張,同客觀上所需,還差一截。但這個缺口很快由工人補充。在學運刺激下,工人很快組織了工人自治聯會。一些工人更告誡學生:要爭取民主,需發動勞動人民。怎樣爭取他們呢?「不要只強調增加教育經費,不要空洞地喊要求民主,因為這會影響同學和工農的關係,不利於團結」。[1]

可惜當時學生經驗太淺,沒有接受,甚至刻意與工人保持距離。在運動最後高潮,學生才到各工廠宣傳民主,但竟同時強調「不鼓動罷工」![2]到了六四,他們才同意工人的罷工主張,但那時已經太遲了。

傘運期間,雖然職工盟號召總罷工,但由於學生組織和工人組織素無聯繫,大家平時也不練兵,而想一夜之間發動罷工,豈非太天真?

八九民運還有一大不足,就是「隨著感覺走」,佔領之後,不知所措。傘運完全重蹈覆轍。港人從八九民運中,好的學不到,壞的全重複,如此搞民運,豈有不敗?我們今天紀念六四28週年,應該首先從深切總結八九教訓開始。誰若以為「鄰國民運與港人無關」,更不過是政治文盲。

[1] 《中國民運原資料精選第一輯》,33頁。

[2] 《八九中國民運資料冊》,中文大學學生會出版。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