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哲學(人)在乎甚麼?

哲學(人)在乎甚麼?

哲學有偈傾之類的清談節目,以至好青年荼毒室這種生力軍的興起,使哲學變得入世,連主流媒體也談論多了有關問題,新興議政組織更表示有意舉辦類似(香港版)哲學星期五的節目/活動。

思想老派的人或許不以為然,深感這些有心人搞cheap晒哲學。最怕是普羅大眾誤以為哲學和吹水無大分別,路人甲乙丙識少少就可以扮代表,變相矮化哲學工作者的專業形象,否定她/他們長年硏究的貢獻和價值。這種憂慮不無道理,有意推動哲學常識化(不止把深奥道理講得淺白的哲普)的朋友值得三思。

我們就借用「政治光譜」的概念來思考這問題。光譜一端是與世隔絕孤芳自賞的象牙塔,另一端,哲學已走入尋常百姓家,形成一個無理論權威,分析無關優劣,討論重量不重質的公共領域。將哲學常識化,是要把這門學問由象牙塔那端推移向百家爭鳴的另一端。但推移多少才叫好,意見紛紜,不容易有定論。比較確定的是,無分好壞的眾聲喧嘩並非理想狀態。

在光譜上推移代表甚麼?使一般人對哲學的抗拒感遞減,不再戴上有色眼鏡,慢慢對其(思考方式)發生興趣,進而用於日常生活中......但這種推移不是無代價的。一門學問發揚光大,自然吸引很多人躍躍欲試,縱使學藝未精,仍到處賣弄未到家甚或不入流的功夫。真正的專家會感到無癮,可笑和荒唐。那到底樹大有枯枝,抑或貴精不貴多,讓哲學的發展局限於學界,繼續成為精神貴族的專利比較好呢?

我在人文學科的危機與出路中探討過相關問題。象牙塔的存有,並非必然,它的發展重心和路向亦有不同選項。既然學府的資源主要來自政府,公帑用得其所又無可厚非,某學院/系/課程之所以沒有被殺掉,便(至少理論上)要有合乎市民福祉的公共性理由。人文學科(包括哲學)之存在,不能單單基於學院中人的喜好和自足價值(我哋覺得好正,所以政府/大學應該支持我哋硏究下去)。最為公眾所能接受的理由大抵是:這些學問乃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即使離地,仍值得每個社會花大量人力物力去傳承。

問題來了。在醫療開支也要緊縮的今天,人文學科單憑維護人類文明的理由還撐得多久?要守護文明,那為何不取消文史哲,另設風水命理,棋藝,花道,劍道,茶道等既有實用性/觀賞性又博大精深的新學科?不一刀切的話,那可不可以削減撥給人文學科的資源,將省下來的錢用於其他對市民更有益的地方?受影響的學系要節省開支,那又應該聘請更多廉價合約教員,抑或削減有終生教席的教授的薪津,避免肥上瘦下?

再者,政府和市民不一定同意花公帑守護人類文明這樣偉大。對事事以經濟為先的人來説,領大學俸祿的人文學科(包括哲學)學者,不管妳/你的學術水平/地位有多高,只要對經濟發展無貢獻,都和白支薪無分別。妳/你在大學教授學生,製造更多不學無術(混飯吃)的吹水怪,只造成更大的社會資源浪費。

如果妳/你認為自己研究的東西有價值,就設法眾籌,不要靠政府養(或至少大幅減薪),政府沒義務供養少數學術界既得利益者做她/他們認為重要的事——面對這種指責的話,人文學科和哲學人如何回應?

這不是火車揀一個人或五個人來撞的倫理學問題,而是切切實實即將(或已經)出現的公共財政(哲學性)爭議。關乎不同人的切身利益,加上南轅北轍的價值差異,這些答案不可能(輕易)有答案。但無(圓滿)答案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或者輕視,人文學科(包括哲學)從來就不是要找到一勞永逸的彼岸。

貫徹人文精神,就要身體力行,敢於接受時代的挑戰(被現時學術遊戲奴役的人,無時間無心力,便沒有法子)。所以,對於哲學有偈傾,文學放得開,好青年荼毒室等參與者和成員(包括港台電視部),她/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我不只是看成用心良苦,敢於對抗主流,製作較有深度的網頁/消閒節目,做知識普及的工作。我更加認為,她/他們是背負影響深遠的文化使命和戰略目標的,至少在發掘更多可能性,揭破經濟至上思想的漏洞和不可取,反過來捍衛人文學科之於大學/社會的尊嚴和發揚其遭埋沒的社會價值——為了令世界不那麼庸俗,生活不那麼無聊,沈淪得沒那麼快,沒那麼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