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小西:主權象徵之戰

【文化論政】小西:主權象徵之戰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訪港慶賀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二十週年前夕,香港眾志、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在6月26日(星期一)早上六時前往灣仔金紫荊廣場,將多塊黑布圍上紫荊花雕塑,表達回歸20年來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不滿,批評北京政府未有落實「一國兩制」,並將紫荊花雕塑重新命名為「黑紫荊」。他們指:「『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銅雕坐落在嚴格排除異議聲音的會展廣場。恰如『一國兩制』—— 香港名義上高度自治,真正民主卻遙不可及」,而以黑布圍上金紫荊花雕塑,則「象徵主權移交的真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被北京政府以『回歸祖國、繁榮穩定』的修辭蒙蔽。」黑布不久即被警方移走。兩日之後(6月28日星期三),香港眾志與社民連成員於傍晚時分回到金紫荊廣場,並進一步「佔領」黑紫荊。

遮蔽/突顯國家主權的象徵體

熟悉香港近年的民間抗爭史的,很快便會聯想到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學民思潮成員曾於10月1日在金紫荊廣場舉行昇旗的時候,背向國旗,舉起雙手作交叉狀,象徵政府在政改上漠視民意。從以上的事例,我們都看得出行動策劃者對空間政治的敏感度與自覺性,尤其是好像金紫荊廣場這樣的一個象徵着國家主權的紀念性公共空間,就更是民間與官方意識形態爭相較勁之地。根據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蒨的田野研究,雖然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境內,但不少受訪的香港人卻視之為內地人的地方。

與此同時,兩個行動都試圖透過一種否定的方式(以黑布包裹金紫荊花雕塑,或背向國旗舉起雙手作交叉狀)來突顯國家主權的象徵,甚至進一步轉化它的外貌(黑紫荊)及其意義。無論是遮蔽金紫荊花雕塑,還是背向國旗舉起雙手作交叉狀,都可算是近二十年來香港公民社會中日漸流行的「文化行動」(Cultural Activism)之呈現,套用行內的術語,兩者都採取了某種「文化騎劫」或「文化干擾」(Culture Jamming)的形式。

然而,熟識本地文化行動史的,由上述黑紫荊行動首先聯想到的,大概會是二十一年前香港主權移交前夕(1996年9月16日),內地來港藝術家潘星磊在維園以鐵鎚打歪維多利亞女王銅像鼻部、並淋上紅油的「文化行動」。潘星磊的淋紅油行動跟廿一年後的黑紫荊行動相似,都是對準一些我們常常視而不見,但又在在彰顯統治者的主權之象徵體,然後以富有否定意味的象徵姿態,一方面突顯統治者的臨在,另一方面則借助塗抹或遮蔽本身的象徵意含,指出表象所遮蓋了的赤裸真相,在潘星磊的淋紅油行動中,紅油代表了即將接管香港的紅色政權,在黑紫荊行動中,黑布則點出了「回歸祖國、繁榮穩定」修辭蒙蔽了的主權移交二十年來的黑暗真相。相隔二十年的前後兩組行動所針對的政權不一,但所探取的行動形式與精神卻同出一轍,由藝術世界到公民社會,唯一不變的是理想中的民主政體仍未到來。

注定徒勞無功?

如此說來,很多時都僅具象徵意義的「文化行動」,在政治上是否注定徒勞無功?也不見得,而且有時,這種「文化行動」會不無吊詭地以某種官方的面貌出現。事實上,除了黑紫荊行動外,同期迎接習近平主席的,還有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在維園舉辦的「創新科技展」。不知道是否因為當年潘星磊打歪了鼻、潑上紅油的維多利亞女王銅像太有殖民地色彩,太犯禁,女皇像前方曾一度被灰色圍板遮擋,並在圍板上方放置寫有「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字樣的紅色充氣拱門。同樣是紅色,同樣採取了否定的方式,但慶委會的「文化行動」卻借着國家巨靈之力,把主權移交以前的殖民政體象徵再次擠回日常「視而不見」的深處。由此可見,「文化行動」在現實政治上或許無力,象徵無法移動政權半條汗毛。但現實世界總是充滿雜音的,而雜音總是觸犯着統治者的神經; 「文化行動」在政治上沒有甚麼實際用途,卻能以無用為大用,突顯現實裡的雜音,又或者自己也化身成為雜音,讓看不見的成為可被看見。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

原文刊於2017年7月4日信報專欄。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