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鄭司律:在黑暗和打壓中凝聚光明

鄭司律:在黑暗和打壓中凝聚光明

前後兩波DQ案成功取消議員資格,並不只是北京削弱香港高度自治的個別衝擊;更是長遠鋪排下的舉動。上承一年前透過確認書,阻止個別候選人入閘參與立法會大選,以行政手段之名,行舞弊介入之實;下啟往後五年,為北京進一步干預香港清除障礙,警告民主派安於忠誠反對派,切勿抗爭礙事。

DQ案後的集會,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點出,香港的民主進程一直不是由香港人自己決定,而是被先後兩個宗主國設定路徑,到今時今日更被落閘插手。吳靄儀寄語香港人用選票伸張民意,主動爭回道理和尊嚴。其後民主派面對兩種講法:溫和民主派把側重點寄放於補選,而未有同時強調吳靄儀所點出的歷史背景;另一邊廂進步民主派則強調議會不能一切如常。結果在DQ案判決幾日後緊接的財委會,議員們對今後議會策略的不同理解,造成了民主派未能貫徹事前就當日財委會行動所商定的共識。

螢幕快照 2017-07-27 下午3.39.06

相信市民都寄望,兩種想法的出現是帶來更深入的思考,並非從此各行各路。民主派的確需要帶出議程,而非被受強大建制機器鼓動下的民意所影響;同時,帶領民意需要團結凝聚力量,才能給予市民信心。而出現不同的政治判斷,可能是基於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市民;不論是溫和抑或進步方向的支持者,民主派都無法忽略,更需要通過傳訊去闡明民主派堅定的立場,而不是多頭馬車各自修行,又憂慮被建制輿論機器抹黑,和激進聲音所批評,結果令民主派和市民都無所適從。

未來危機 只會日益嚴峻

在北京對香港日漸干預的背景底下,大概可以把政府的施政出招,簡單地劃分為三個範疇:第一,是政治面向的侵蝕,包括拒絕重啟政改、司法獨立受到影響、傳媒自由日漸萎縮、國民教育死灰復燃。第二是發展面向的「融合」,包括跨境基建落成後進一步的開發,以及經濟和人口政策上忽視社會本身的需要,而配合種種規劃分工下的國家利益。第三是民生的籠絡,政府忽視長遠大方向上的改革,以小修小補的方式,挾持市民的根本利益,脅迫民主派跟從政府的議程,塑造在野陣營的內部分裂。

這三個範疇並不是互相割裂,而是互為影響。財委會一役,顯示民主派議員們都需要在實實在在的撥款和DQ案後的議會抗爭中,作出痛苦的取捨,而這些艱難的取捨時刻,將會陸續有來。教育撥款,哪怕內容未如人意,對部分學生或合約教師來說卻是及時重要的支持;另一邊廂,也是DQ案後,議員資格可以被強行褫奪,顯示議事的基礎受破壞,行事如常又從何談起?又以高鐵為例,當日民主發展對抗盲目發展,如今演變成一地兩檢的法治守護戰,可見隨着北京和港府出招,戰線只會越拉越大。

螢幕快照 2017-07-27 下午3.39.27

WE WILL KEEP FIGHTING

除了放眼長遠,眼前好幾個環節需要各黨各陣營通力合作。首先,守護公義基金一直在訟費上支持DQ案其中四位議員,如今政府仍有可能向四位被DQ的議員收取鉅額訟費,可能令四位議員破產,無法重返議會,團結支援更見重要,在八月中旬,不同陣營已經著手合作,將大規模為守護公義基金籌款;其次,是四個議員辦事處解散後,頓失辦事處本身應有的津貼,原有的政策研究、社區組織等工作即時受到衝擊,團隊成員失去工作,DQ案中的議員更可能被行管會追回議辦支出的款項。

不追討訟費、不追討開支,是實在的底線,幫助到被DQ的議員和團隊,不致因DQ案而被扼殺;也是整個民主派動員、不同陣營合作支援的契機,既清楚地表達DQ案後,無論議會抑或民間,都會繼續堅持下去,也為不同陣營往後長遠的道路促進互信和基礎。

螢幕快照 2017-07-27 下午3.39.33

自己作為姚松炎的辦事處團隊成員,雖然面對着暫時撤出議會的狀況,相信這是民主路上一個更積極的開端,既揭示當權者的居心,同時也代表我們有更新更大的危機意識和能量,去面對當前的危局。在此引用二戰時英國名相邱吉爾的名句,描述當前的黑暗時刻:「這不是結局,甚至不是結局的開始,而也許是序幕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