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農業園迫遷小農 漁農署:香港奉行自由經濟政策 唔會補貼農戶

農業園迫遷小農 漁農署:香港奉行自由經濟政策 唔會補貼農戶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在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新農業政策,其中農業園選址古洞南蕉徑,昨向北區區議會簡介。農業園佔地約80公頃,第一期涉11公頃,其中8公頃為農地。多名議員批評當局未有諮詢居民及農戶,擔心現時的農戶被迫趕走,促提供補貼,漁農署高級農業主任馬惠忠竟指「香港奉行自由經濟政策,唔會補貼農戶」,又指農業園以商業運作、經濟效益為主,「太細嘅,康樂、嗜好式農業現階段招呼唔到」。

因應新界多處收地,農地空間愈來愈少。當局提出新農業政策,建議以農業園「圈地」的方式,集中分散新界的農場。政策在2016年《施政報告》確實推行,農業園則選址在古洞南蕉徑。

當局昨出席北區議會簡介,署理高級農業主任(農業園及農地)黎宇匡指農業園預計會首先以較小規模開展第一期,佔地11公頃,其中8.6公頃是私人土地,會先發展傳統的露天耕作,以種植常規和有機蔬菜為主。土木工程署高級工程師鍾樂展指農業園第一期基礎建設工程包括興建長約1公里的新道路和行人路,連接蕉徑路和粉綿公路,亦會進行第一期用地的土地平整以及興建相關的農業園設施。當局會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回土地,如順利獲批撥款將於2019年展開工程。

IMG_0889

會上議員質疑政府「大細超」, 不幫助小型農場或個人農戶。北區區議員、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李冠洪指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只讓擁有7,000平方呎農地或上的農戶申請,質疑「小農戶邊個會有7000呎地?」 ,擔心農業園變成大白象工程,只幫助大型農場。馬惠忠回應指政府「大細都幫」 ,現時當局亦有推行本地農場自願登記計劃,向農戶提供技術支援。不過他指農業園計劃以商業運作、經濟效益為主,「太細嘅,康樂、嗜好式農業現階段招呼唔到」。

李冠洪

民建聯區議員溫和輝問到問農業園會否對農戶有任何補貼,例如減免他們的租金或提供土地給他們耕作。馬惠忠回應指「 香港一直奉行自由經濟政策」,不會對農戶有任何補貼,農業園的租金會與農業的市場生產力掛鉤,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收取租金,不會令農民「搵唔到食」 。

會上亦有不少議員質疑政府犧牲個人農戶,逼走在古洞南耕作的農夫。民主黨區議員林卓廷促安排原農戶優先進入農業園,民主黨區議員劉其烽表示原則上支持政策,但大前堤是政府要做好收地安排,了解實際受影響居民數字。馬惠忠則回應指會考慮讓受影響的農戶優先落戶,現時未有受影響農戶和住戶的確實數字,詳細收地安排會在之後再進行研究。

林卓廷

多名同屬鄉事委員會成員的區議員,則強烈批評在推出計劃前沒有諮詢居民。上水鄉郊區議員侯福達表示他們強烈不滿,又問政府如果在古洞南大範圍收地,令原居民沒有足夠土地興建丁屋的話如何解決。李冠洪亦批評政府選擇在人凐凋密的地方辦農業園,收地阻力必大,「到時又產生另一個菜園村嘅問題出嚟」,「一陣啲人又去示威反抗,又不遷不拆,又嚟搞呢啲野」 。 他又指偏遠地方亦能發展農業園,只要政府興建道路,「政府你要幾多公頃,沙頭角大把你嚟丫」。溫和輝批評政府具有爭議性的計劃卻又「做咗先」,令他覺得「心理唔平衝」 ,直言「東北賠償都未搞掂呢到又嚟另一個賠償問題」。

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其後為政府解話,指政府有嘗試尋找村代表和村民,只是很多村代表「去咗旅行」或比較忙碌,所以政府仍未落區。馬惠忠亦回應指時間倉促,之後再向村民簡介計劃,然後再向區議會匯報。

候志強

蕉徑農業區附近,發展商早前申請分別興建270幢3層低密度住宅(編號Y/NE-KTS/7),以及一間提供1,200個學位的一條龍國際寄宿學校,關注團體憂農地在農業園落成前已經不保。

農業園位置圖
圖:擬建道路連接農業園

記者:易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