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調指內地炒家及移民是房屋問題主因 學者促減單程證

民調指內地炒家及移民是房屋問題主因 學者促減單程證

(獨媒特約報導)環保觸覺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有關人口政策與房屋問題的民意調查,結果反映大部份受訪者認為,來自內地的投資者和新移民是私樓樓價過高及公屋輪候時間過長的主因。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和房屋發展及建築研究資訊中心創辦人姚松炎批評,政府現時的土地分配過份側重於無價格限制的私人樓宇上,促請政府控制外來人口增長,並著手處理外來炒賣問題。

調查於今年9月5至12日進行,以電話隨機方式訪問超過500人。結果指出港人認為造成本港「私樓樓價過高」和「公屋輪候時間」過長的主因與內地有密切關係,72%認為是內地投資者來港買樓,66%覺得是內地新移民湧現,另有62%認為與政府房屋政策有關。另外,有82%受訪者同意現時香港人口已超負荷,有69%贊成削減「單程證」,認為可有助解決房屋問題。

譚凱邦對調查結果感到訝異,認為反映政府一直以來錯判形勢,普羅大眾不認為增加土地供應是對症下藥之舉。姚松炎則認為,政府一直以來將房屋問題、土地承載力以及人口問題「斬件」討論,無助解決問題。他指出香港人口增長急速,控制移入人口是不二法門。

二人建議政府向中央政府取回「單程證審批權」,譚凱邦以「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的政策為例,容許香港為移民人口的數量提出意見和討論,若然提議合理,中央亦會採納。譚凱邦又認為,香港政府應更嚴謹地審核「輸入內地專才計劃」的申請,必要時設立限額。被問及此舉會否加劇本港勞動力低的問題,譚認為利用移入人口作主要勞動來源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針對內地投資者推高本港樓價,譚認為必須增加非本地居民置業印花稅,由現時15%大幅增加至50%,打擊現時內地「熱錢」流入。

DSC_0301

二人認為近日社會激烈討論的「社企劏房」和「貨櫃邨」只是治標不治本,由數量有限的空置單位改建而成的「社企劏房」,根本無法滿足大量湧入的新移民,成本效益低;而「貨櫃邨」則流於討論階段,安全上有一定風險,目前亦未有法例支持,可行性備受爭議。

譚凱邦批評政府近年盲目增加土地供應是「不斷搵錢落個袋,但個袋係穿窿嘅」,有限的房屋供應無法追上大量湧入的新移民,希望政府承認人口政策失誤為現今嚴峻房屋問題的源頭,並理應立刻解決,而非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於增加土地供應上。二人強調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希望政府正面回應民意。

記者:李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