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馬會公益招式 今昔小對比

【歷史無限Loop】馬會公益招式 今昔小對比

近日馬會在社交媒體推出21日挑戰計劃,邀請女車神李慧詩、拳王曹星如、郭富城和「麥嘜媽媽」漫畫家麥家碧等擔任「師友」,鼓勵大家用 21日開展健康好習慣,更為首 10,000 名完成挑戰者,向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捐出365元,而大家又可在Facebook「些牙」努力的成果。這個新計劃,與馬會一貫的公益方程式相比,的確新潮。

其實馬會做公益的方式,過去百多年都不斷演變。

馬會最早有紀錄的捐款,可追溯到1915年,當時受惠的團體為接濟貧苦兒童的Hongkong Benevolent Society和援助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役軍人家屬的Prince of Wales Fund。

到了50年代,經歷二戰蹂躪的香港亟待重建,促使馬會自1955年起將每年的盈餘撥捐慈善公益,用於興建公共診所、學校和康樂設施等。

當時最大規模的公益項目,是於1952年向政府捐款250萬港元 - 亦即馬會該年度總捐款的一半 - 來填平部分銅鑼灣避風塘興建「城市巨肺」維多利亞公園,之後再捐款130萬港元於公園內建造香港首個公眾泳池。

昔日馬會由洋行大班掌舵,造就了一些前衛的公共建設,如1969年建成的石籬「雕塑遊樂場」,色彩繽紛亦極富未來感。

論廣為人知的馬會公益項目,則不得不提海洋公園、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球場、衛生防護中心,中區警署,以及去年底撥款35億港元即將興建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社會進步,單向的巨額捐款慈善模式已不足夠,馬會近年於是跟隨社會需求自己找項目,走多一步做設計者,例如搞耆智園「流金頌」幫長者和「喜閱寫意」計劃協助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

今日做慈善講求緊貼時代脈搏,非用腦不可,要突圍,舊有的一套就一定要loop出新花款招式。

原文在AM730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