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鄭月娥的「易潔鍋施政報告」:香港首次引用社媒聆聽看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易潔鍋施政報告」:香港首次引用社媒聆聽看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第一份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可以說在無風無浪之下過了關,沒有引起政治爭議,沒有引起公眾關注,一份影響香港未來一年發展的文件,所引發的持續討論如此之少,從目下香港的政治局勢來說,林鄭月娥的政治成績表應該是加分數的,情形等於”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民間持續關注的施政報告從政府的角度看也是「好消息」!

上述的說法不是憑空的觀感,而是根據一份就施政報告發表前後四天的社媒聆聽(Social Listening)報告得出的結論。

社媒聆聽又叫做「社媒監控」(Social Monitoring)、「社媒大數據分析」(Social Big Data Analytics),主要是用於市場調查(Market Research)、危機處理(Crisis Management)、輿情監控(Public Sentiment Monitoring),採用的方法是選擇合適的社交媒體平台和網站,種入對應的關鍵詞,抓取含有這些關鍵詞的貼文和文章,再進行運算和分析。

為了了解香港市民對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的反應,我們做了一次社媒輿情監控的分析(註一),以下是當中的數據結果:

一、燒不起來的施政報告

圖一

從圖一顯示,施政報告於10月11日發表當日在香港Facebook Page的貼文量和網民互動(engagement)數量比起之前兩天大幅上升,這當然是正常現象,這幅圖的重點是施政報告發表後的一天即10月12日,無論是貼文和網民互動數量都下降了,一份份量如此重要、內容如此豐富的報告,在網絡上的討論熱度竟然如此快速下降,反映出施政報告爭議性不大。

二、不被關注的施政報告

圖二

圖二是「關注指數」(Concern Index)(註二),反映的是網民對施政報告的關注程度,圖中顯示關注指數最高的一天是施政報告發表前一天,即10號,關注指數最低的一天是施政報告發表當天,即11號,就連9號的指數也略高於這天的指數,施政報告發表翌日即12號,關注指數不但沒有大升,反而低於報告發表前一天,這反映出網民對施政報告沒有持續關注。按香港社媒聆聽的關注指數標準,150為中度關注,換言之,施政報告在發表當天和翌日,網民的關注度都不算高。

三、欠Share的施政報告討論

圖三

圖三是擴散指數(Spread Index)(註三),指數最高仍然是報告發表之前的一天,報告發表翌日急跌,即使是報告發表當天,指數也只是10.33,略高於9%的中度擴散,報告發表翌日的指數6.13更屬於低度擴散,這些數字反映網民對分享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的興趣不大。

四、交通津貼最吸睛

從這次的輿情監控報告顯示,最能夠獲得網民互動的新聞和貼文大部分都是有關交通津貼這個議題。

前十名社群熱門新聞連結:
1/ HKET:全港媽媽加假 產假「前4後6」擬變14周

2/ 蘋果日報:【施政報告】每月交通費貴過400元即可獲25%補貼 上限300元

3/ 香港01:【施政報告.博評】計緊車費補貼慳幾多?就係恰你香港人貪小便宜

4/ 蘋果日報:【施政報告】逾70名學生自殺!林鄭叫議員唔使激動:我做社署時已關注

5/ 蘋果日報:【解答交津8大疑問】一人可claim幾張卡?羅湖機鐵得唔得?

6/ 蘋果日報: 【施政報告】水貨客料每月獲$260交津 讚幫助大可能走多轉

7/ Unwire: 【施政報告 2017】 $300 交通津貼免入息審查!香港打工一族有救

8/ 東網:施政報告:初中中史變必修科 下學年落實

9/ 蘋果日報:施政報告:初中中史變必修科 下學年落實

10/ 蘋果日報:【施政報告】基層批低津杯水車薪 加$600只夠交兩子電話費

前十名社群熱門貼文

1/ 陶傑Channel

2/ 懶懶懶人包

3/ TOPick新聞

4/ 香港蘋果日報

5/ Unwire.hk

6/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

7/ 100毛

8/ 雲海 陳雲海

9/ Unwire.HK

10/ 香港01

按上述的數據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網民最關注的是屬於民生議題的交通津貼,曾出現過的其他議題有「中史必修科」、「男士侍產假」、「灣仔運動場」、「學生自殺」,都不屬於具爭議性的政治議題,至於《陶傑頻道》的「駐店貓波子事件」和《雲海 陳雲海》的「選民資料失竊事件」,只因為貼文內有施政報告這個關鍵詞,才出現於結果之中,其實是可以排除的。

具政治敏感性的議題如「政改」、「一地兩檢」、「23條立法」,都十大不入,反映在這次的施政報告討論中,網民沒有積極參與。不過,這不代表網民對上述政治敏感議題不關心,更準確的說法是網民沒有透過施政報告去跟這些議題互動。

圖四

再來看圖四的「字雲」(Word Cloud),出來的結果也是支持上述的分析,比較多網民使用的詞彙包括補貼、津貼、資源、交通、警方、投訴、審查、車費,八個詞彙中,其中六個是跟「交通津貼」有關的,「一地兩檢」、「政改」、「23條立法」等政治性詞彙出現的頻率太低,以致沒有顯示出來。

結論:香港市民是放心還是死心?

林鄭月娥首個施政報告,無論從互動總量、持續度、關注度和擴散度都顯得非常不足,顯示市民不關心這個原屬香港最重要的政策文件,這種冷淡的態度反映出市民沒興趣跟當前的政府互動,這或許是出於安心也可能是死心。

在講求市民要多關心甚至是要參與公共事務的今天,這份輿情報告可說是市民對林鄭月娥政府一個冷漠甚至可能是不信任的回應,不過要知道市民跟現屆政府欠缺互動的原因,必須作進一步的數據挖掘,才可以得知。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這一次施政報告沒有帶來政治議題的熱議,也是其互動不足的另一主因。若施政報告冷處理是林鄭月娥的策略,那麼可以說她是成功的。

最後,這次輿情報告還可以看到在施政報告的這個話題之下,誰是意見領袖:

圖五

《香港蘋果日報》遙遙領先,至於第二名的《陶傑頻道》,其中一個可能性是「駐店貓波子事件」獲得大量關注,當然他的Facebook Page的互動量一直都非常大,至於第三和第四名的《港人講地》和《HKG報》,要了解它們的互動真實狀況,包括來源和行為模式,就需要作更多的數據挖掘了。有趣的是《懶懶懶人包》,這個Facebook Page能夠在這次輿情監控報告躋身十大,位列第六,超越《立場新聞》、《香港01》和《100毛》,顯示這種把複雜的時政議題用懶人包的方式展示得到網民一定的支持。

註釋

註一:
分析時間:2017年10月9日00:00a.m.至10月12日24:00p.m.
選取數據平台:香港地區的Facebook Fanpage及新聞網站
輸入之關鍵詞:施政報告
數據量:貼文(Post)共3532篇、社群反應數(Reaction)共383,106個、社群評論數(Comment)共37,503個、 社群貼文分享數(Share)共36,741, 分析期間共有157,855人參與此次社群互動。

註二:
關注指數(Concern Index)是一個反映網民對訊息的關注程度的數字,根據網民的互動包括Reaction、Comment和Share的數量,除以貼文數量。圖二出現的情況是11號的貼文量雖然最多,網民的互動總量亦最多,但10號的貼文互動比例才是最高。

註三:
擴散指數(Spread Index)是一個反映網民把訊息傳開去的意欲的參考數字,由分享(Share)總數除以互動總數。

此文版權乃先達策略有限公司所有,如要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