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From farm to table,追尋自主態度

From farm to table,追尋自主態度

回歸後不久的《麥兜故事》,堪稱香港的經典動畫電影,當中「快餐常餐特餐」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黃秋生一句「都係嗰尐野囉」,道盡看似自由的香港人,欠缺選擇自主權的困局。從《麥兜與雞》的主題曲,和珊珊的「香港運動員唔係臘鴨」,到黎根的「可惜我依然覺餓不夠頂肚」,和申辦亞運口號「香港一蛋撻」,食物均是香港社會無奈氛圍的縮影。

在11月1日的社聯70周年會議上,聽了台灣主婦聯盟社員及理事主席李修瑋的分享,我想到的竟然就是《麥兜故事》。當天修瑋談得最多的,正是每個人的生活自主,特別是選擇食物的自主。不經不覺間,台灣主婦聯盟已快三十周年,第一代社員已經50、60歲。從一開始推動「共同購買」,到現在思考如何「共老」。

修維最喜歡用的例子,是大家都愛吃的新竹米粉。原來在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下,市面上很多米粉都沒有米,而是用成本只有五分之一的玉米來做。「沒有米的米粉」,在無數垃圾食品中早已見怪不怪,正是現代都市人看似豐盛物質生活的最大反諷。「我們不但是消費者,也是生活者」;我們都是有想法的人,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這是修維反覆強調的重點。

當天修維的講題是:「一群平凡的人,一起做一件不平凡的事」,這大概是全球合作社運動的共同特點。「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那怕是最微小的力量,只要能團結集中起來,將可發揮難以想像的自發自主自救力量。這何嘗不是追求民主的香港人,最渴望得到的成果?

在會議上,還有范沛縈談「天姿作圍」和「天經地義生活館」(註一),和我談「壹樓共同社」和「家家士多」的本地例子(註二)。與台灣的三十年經驗相比,我們的社區實驗未免顯得太微小。但在香港這個市場經濟至上、公民社會欠缺生活反思的氛圍裡,倒像是萬綠叢中的一抹紅,卑微之餘卻也耀目。

同是位於太子的「天經地義生活館」和「壹樓共同社」,其中一個重要的共通點,就是與農夫和小生產者直接合作,共同探尋本地農業的可能性。在壹樓我們還有家家廚房,可以探索食物生產的自主之路(註三)。尋找「真·食物」,拒絕「變臘鴨」;From farm to table,追尋自主態度,正是我們的共同目標,也最期待大家的參與。

註一:草根行動媒體:〈天水圍趁墟見聞〉。《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3月17日。
註二:鄒崇銘:〈「自己生活自己管」不是空談〉。《香港獨立媒體》,2017年6月26日。
註三:〈書店餐飲共享經營空間 推良心消費〉。《明報》,2017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