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兩種生態城市的想像

你會選擇住這裡嗎?瑞典西港新市鎮的Bo01區域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三個月的討論,明顯地在論證要發展市鎮就只能靠填海。填海填到變人工島,按常識推論都會明白,這是一個極為昂貴的過程。守護大嶼聯盟就做過估算,把交椅洲填平填大的費用高達4000億。顧問公司Langdon & Seah亦曾計算過,2013年要造人工島的地皮呎價至少要27000元,未來造價只會倍升。

未來發展市鎮的趨勢,有兩種出路可以選擇─在偏遠的市郊或者填海大搞高科技環保城市,或者是把已發展的城區重新整合成為生態市鎮。

香港似乎在參考前者。例如洪水橋新發展區,1999年就叫做「環保城計劃」,又有太陽能發電又有環保運輸系統,2015年就搖身一變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附送科技園和一個碩大的區域公園,不禁令人聯想起使用率偏低、一年只舉辦到一次五人足球比賽的天水圍公園。

生態城竟成「鬼域」

把所有環保生態的概念,都放在一個新規劃的市鎮,我們應該參考一下「國家級」的例子。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由中國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在天津建立的城區,佔地3100公頃,規劃理念相當具有中國特色,總括就是「一軸、三水、五大片區、六節點」,意思就是有一條12公里長、50–80米寬不准私家車進入的「中央綠色廊道」,一條薊運河、運河故道與污水庫改建的「清淨湖」,與及不同的分區及中心,以四個400米X400米的「生態細胞」(Eco Cell),組成一個服務30000人的「生態社區」(Eco Community),四個「生態社區」則組成一個更大的「生態片區」(Eco District),包括直接連接天津市區輕軌站、未來科技發展所在的「生態信息園」。

1_vDDJvBb9KPIqg4W9FX24Ug
外表環境優美的中新天津生態城

希望讀者看完以上一大堆的官方介紹沒有頭暈。不過,我們不該對以上的文字感到陌生,看看《香港2030+》「概念性框架」的「一個商業核心區、兩個策略增長區及三條發展軸」時,不得不概嘆香港學習國家表達複雜概念的能力還是不夠格。

擁有國家級推動能力建立的生態城,用十年時間籌備,十年時間興建的時光,城市建築依照國家級最嚴格的綠色建築規格,參考了最新、最先進的永續系統規劃,使用最綠色的交通規劃和運輸系統,理應欣欣向榮。可是,這個生態城和很多中國生態城的命運類近,民間輿論都通稱之為「鬼城」,只要讀者稍為在百度的「貼吧」,例如是「濱海新區吧」瀏覽一下,不難見到類似「鬼城困境難解」、「中國的生態城與鬼城」等貼子和文章

1_R8AiwEIwF921yq_NCXXh2g
生態城中的住宅: 眾美青城生態城墅

其中一個原因是交通:由天津站到中新天津生態城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根據百度網民引述當地司機的講法,生態城是「建得很漂亮,環境很好,就是沒人。有很多人在那裡買了房子,但基本上都不是用來住的,等著升值。」

規劃的理念再好,設計有多綠色和永續,沒有人住,住的人也要花長時間通勤,這種「生態城」就是對資源的最大浪費,就是大白象和綠色花紙。

工業城鎮轉型為生態城市

捨近取遠,容易製造「鬼城」。瑞典的西港新市鎮,就採取不一樣的規劃方法。

西港(Västra Hamnen)過去是瑞典造船業的重鎮,後來因為經濟轉型而式微。和香港太古船塢的命運不同,西港並沒有演變為大型的地產發展項目,而是成為一個永續城市的開發案。

其實,西港的土地亦是經填海而得來的,經過多年重工業的使用,如何處理土壤污染是能否把工業城鎮轉型的關鍵。由於處理土壤污染所費是天文數字,最後政府和開發商只能夠在已遭污染的基地上,覆蓋一層正常的泥土了事。西港面對的挑戰,其實亦正正顯示出防止綠地或農地棕土化的重要性,因為要把污染的土壤復原,是極其困難的事,對於土地資源珍貴的香港來說,尤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西港當中佔地25公頃的Bo01區域,其綠色基礎建設實在令人羨慕。Bo01實行「自己的電自己發」,電力全部由地區的風力發電廠和建築物屋頂的太陽能發電板所提供,更加為能源需求訂立一個相當高的指標,每戶家庭每年每平方呎不得超過105瓦特 (香港的平均數字是668瓦特)。

在交通方面,由於西港相當接近馬爾摩市中心,因此以汽車出入和通勤的需求相對較少。在鼓勵減少使用汽車的措施方面,Bo01實施增加行人專用區及單車徑,以取代私人泊車位和停車場的策略,平均每一戶只有0.7個泊車位(香港是1.13)。

在推動綠色循環方面,Bo01透過在各家的水槽之下安裝廚餘處理機來收集廚餘,以產生沼氣供馬爾摩市的公車使用;此外,地區公園亦不滿足於美化市容的功能,政府透過設立「綠地指數」和「綠點數」的設計規範,令承建商必須想方設法設置更多的水塘、鳥箱等發揮生態功能的盆栽以外的設施,增進綠地的生態多樣性。

1_eMKaaGAoGIMHHlDxchM1pw
西港新市鎮的港灣,連接住宅與這裡的交通主要是靠單車。

要促進工業城鎮轉型為生態城市,並不僅僅在於硬件設計的新穎與先進。選址其實十分重要,重整舊區雖然耗費心力,但往往比起遠離市中心的新發展區,更能夠凝聚人群,亦不用引入種種大而無當的各式科技/物流/信息園來「創造」就業。

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性,香港不可能複製出一個「中新天津生態城」,也不可能把瑞典西港新市鎮的經驗全盤照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個綠色城區的建設,都是不能夠「全盤綠化」,也不能夠「灰色建設為體,綠色建設為用」。香港約有2600公頃的工業用地,當中有不少位處市區,是否全盤交由私人發展商「活化」,然後政府透過填海造地創造一堆遠離市區的「新發展區」;還是把握機會審視城市發展過去污染及破壞土地水源的做法,逐漸增加綠色建設,把工業城鎮轉型為生態城市,這是香港人必須共同面對的決擇。

延伸閱讀:
廖桂賢。《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野人文化。

1_UZq89l-TDlUBHPbmtnpbIQ

純文字版本原載於《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