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就說單程證之弊

文:人口政策關注組譚凱邦

讀過何喜華一篇題為「萬惡之源?單程證的迷思」的報章投稿文章,當中批評「有些社會人士」提出「源頭減人」,要求減少單程證數字不當云云。本來何君的論點既非新談,只是想到本年9月時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過的民意調查中,逾8成人認為香港現時人口已超出承載力,近7成人贊成削減單程證配額,心中實不願這股強烈的主流民意一再被無視,不得不再次和大家說清楚單程證為香港社會增加負擔的道理。

單程證本身也在老年化

一直以來支持單程證政策的一方以單程證可增加本港勞動人口、有助解決人口老化、一旦減少更會損害社會利益等,堅持制度不容挑戰檢討。事實是否如此,簡單分析政府公佈的單程證年齡分佈數字即一清二楚。

數據來源:「立法會十九題:持單程證來港人士的數目」

於上圖筆者整理了由2007年至2016年,45歲以上(即十至廿年內會變成長者)的單程證「年長群」於不同年份佔總單程證數字的比例。可見10年間雖有上落,但大趨勢為上升,由2007年時的9.5%,不斷提高至最新2016年的22.8%;換句話說,即由10年前每10個單程證不足1人為年長人士,大增至最新差不多每4人有1人為年長人士。單程證本身也正在「老年化」中,這點不容忽視。

而這批單程證年長人士,在來港後不久就自然加入香港年長層的一分子,亦是社會非小心考慮不可的地方。當香港自顧不暇,仍為訂立「全民退休保障」與否而爭議,單程證輸入的人口原來未能舒緩香港人口高齡化,更倒過來大機會於未來為社會福利添加壓力,香港人有所憂慮,要求取回審批權及檢討來港門檻,不正常不合理嗎?

實際問題是每年五萬個,廿年近百萬個單程證!

經常用來作支持單程證的論點「配額未用盡」亦不過是偽命題。因為只要小心反思,這個所謂的配額數目,不只未經市民同意,也未有依據任何城市規劃、社會服務的承載力來訂定,加上港府自我向大陸政府放棄提出意見,討論過去限額有否被用盡實際並無意義,也無法回應香港人對單程證的反感。

社會真正應該注目的單程證數字,應該是「每年約5萬個,過去廿年間累計超過94萬」。單說每年5萬個移民人口其實已是等如約兩個區議會選區選民;累積方面來說,對比香港的總人口730多萬,這20年近百萬計單程證,亦已充分改變了社會結構。香港人亦被迫在生活習慣、語言用字多番遷就忍讓,也是近年引起港人捍衛本土意志愈益堅實的主因之一。

這種規模的外來人口湧入對香港各方面的衝擊,也不難從愈來愈多新聞事件與單程證相關而見端倪,相信專門服務新移民的何君無法否認。而針對目前最備受關注土地及城市規劃來說,更沒有迴避討論的空間:如計算一下著名的元朗橫州公屋發展,最初計劃佔地34公頃,千辛萬苦也只能容納5萬人左右,亦即與一年份單程證數字相約;即香港社會單單為抵銷因單程證帶來的人均居住面積,每年竟至少要發展同樣大小的地方!不要忘記公屋已是相常基本的居住水平,而還未包括我們要提供房屋予今天已在公屋輪候冊上等候已久的人。人口增加而帶來的巨大開發壓力,年年持續,化為港人頭上揮之不去的夢魘,社會長期默默承受就可視而不見了嗎?

單程證只要不領綜援就可以不理死活來港生活?

領取綜援與否的確是其中一個家庭社福需求指標,但單以個別年份的單程證申請綜援數字高低來為支持單程證立論,則未免有所偏頗。何君強調2016年單程證「不足1%」人申請綜援,其實無法證明單程證已盡力自力更生,因為該年單程證不少居港未足1年,根本未符合申請資格,數字本身並不完整。而單論那「不足1%」的申請者的話,則原來是來港「一等夠鐘」隨即申請綜援!那樣背後是否代表有更多單程證正在「等夠鐘」?之前多年的單程證又多少人已「等夠鐘」已申請綜援?

除此之外,「即使3成新移民收入低於貧窮線,不申請綜援,自力更生,不應反對」這種無情說法,出自擁抱大愛的何君之口,實在叫人驚訝。在香港基層生活甚苦,貧窮的新移民不申請綜援,絕不等於來港後不會墮入悲慘的命運。相比大陸的生活消費水平較低,生活空間大;年中多少個來港之後,因生活高壓又感人情冷淡,要麼無法自顧,要麼工時過長、壓力過大,衍生出來的新移民倫常悲劇?真正的大愛關懷,絕不應以貧窮單程證「不領綜援」為喜,而是確保香港社會有能力承受之後才容許入港為先!

國際公約反映單程證的歧視本質

十分有趣的是,何君主動提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保障香港人在中國或其他國家配偶來港團聚的權利,但偏偏不提「單程證」不設限的特權,正是對「其他國家」配偶團聚赤裸裸的歧視。

現時政策下,如果是外藉人士,即便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黃皮膚黑頭髮」華人的港人配偶來港團聚,並不享有「單程證」這種超然制度,而須經要通過資產和收入、合適居所等審查,亦受簽證可因無業、離婚等原因被取消的條件約束,以確保其可融入本地社會生活,財政自顧獨立而不為社會帶來負擔,否認不容留港。如真正大愛,擁戴《公約》的團聚權,為何又容許政策厚此薄彼,使外藉人士的團聚權被「歧視」?

事實是根本無人不尊重或反對踐行香港對人權的承諾,但現實歸現實,社會必須考慮承受能力,不能離地將單程證的團聚光環提升到無限高,又刻意無視單程證歧視「非大陸人」的本質。筆者認為社會中最為接受的團聚平衝點,應在於無論任何人申請,都經公正一致的制度審查,配合香港社會形勢來收緊放寬。「單程證」不應例外。

「源頭減人」是理性提議

良好的城市規劃,當地必須對人口結構及數目有一定程度的可靠預測,可是單程證制度完全封閉不透明,不單影響社會服務規劃,對城市規劃也是莫大隱憂。

每年5萬新增單程證中,只消約4分1人申請公屋,另外4分1人有意購買房屋或租新居所,香港社會每年就得相應地提供新單位應付需求。當過去多年累積的房屋需求仍需努力處理,每年增添的大量移民人口,只令房屋問題愈難解決,致使盲搶地、開發郊野公園等等鋪天蓋地而來。然而,被改劃作住宅的綠化地帶、郊野公園本身均不是「閒置地」,而有重要規劃作用,保障香港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每一次改劃其實都是廣大社會福祉的犧牲。筆者眼見單程證施壓於社會,最近連代價巨大的「開發郊野公園」也要被研究之時,指出要及時在問題的本源作「源頭減人」,不才是更理性的提議嗎?

縱使與何君分歧甚大,在單程證審批制度不合理,要求香港重掌審批權上,竟有難得的一點共識。在欣喜見到何君主動撰文提出同樣訴求之際,誠懇期望可更上一層,認清楚高舉大愛人權,慨港人之慨,卻對目前大眾的水深火熱視而不見,才是香港社會矛盾不斷的根源。

回應明報於12月8日所刊出何喜華一篇題為「萬惡之源?單程證的迷思」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