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仍然倚在失眠夜:「多謝譚詠麟」

一句「多謝譚詠麟」纏了我一整晚。在這年代仍有人願意投資娛樂事業,例如英皇,固然令人感到欣慰;身為資深觀眾,看著自己中學時代喜歡過的歌手,二三十年後才上台領大獎,那種尷尬,我不知該從何說起。

近十多年的「本土」意識成為抗拒大陸政權壓境的基礎,許多KOL與從政者都把高舉口號,卻沒太多人花時間認真地看待「凡本土都懷念」的意識,是根據哪個偶像、哪個作品、哪個論說而來。我自小學開始就愛上達明一派、討厭Beyond「今天我」,是因為黃耀明的唱腔、劉以達的音樂。其時Beyond紅得很,我純粹就是對他們的「大中華」與「博愛」歌詞無大感覺,曲式沉悶。與人談起這些小學與中學已有品歌意識,都有同感。

當下只有人提到登大台的獨立樂隊西面(擺臭臉)看待謝霆鋒,以新的「神」、大家眼中真正本土、玩音樂的band友,否定一個曾作過名曲的chok神,就知道香港沒有因誰而進步過。我不認為時下band友一支歌幾時入bass計算有多準確就等於他們比謝霆鋒高明得多,只記得當年謝霆鋒作曲、林夕筆下的《玉蝴蝶》與《潛龍勿用》等歌是系列作,這種流行音樂「常識」一旦被抽離於時代與作品,只談台上表現與外形姿態,我懷疑它的討論價值到底有多大。

然後是李克勤。香港整個90年代談的是演繹,後來才有本土創作倡議(源自叱咤)。李克勤與譚詠麟唱的大多是改編歌,其後有本土創作的都沒有像改編歌火紅。時代已經不屬於他們,而是屬於陳奕迅的。陳腔一樣是來自譚詠麟和張學友,卻從來沒有在台上多謝譚或張,我們從來都不覺得有問題。就如梅艷芳不會多謝徐小鳳、劉德華不會多謝張國榮一樣,腔承何人不是重點;有沒有自己的創作、作品,才值得討論、提起。

我感到尷尬的是,一個大獎得主,在鼓勵本土創作的台上,多謝一個唱改編歌的前輩,而得獎者又沒有在創作上貢獻過甚麼。這麼多年我們因爲叱咤倡議而聽到許多香港作品,我以為時代已變得很「本土」,結果原來是只要一年派幾首用粵語唱的歌就可憑地位與大機構背景而得獎,演繹、音樂都零進步的歌手,給香港一個最大的諷刺:觀眾討論的,仍是娛樂八卦而非時代、作品。

誰上台,只令人喜惡加劇,不會教人認真檢視香港音樂。而最大的現實就是:多謝譚詠麟(帶我搵食賺錢),多謝英皇(簽我)。

至於我的「多謝英皇」,就是兩首謝霆鋒的歌:《停電一日》、《潛龍勿用》。別忘記,我們不是用眼睛來聽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