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死者握拳」登不登?新聞選擇的掙扎與矛盾

photo by Terry Philpott

花蓮震災,媒體大動員前往現場,為觀眾帶回第一手畫面。不過「上報」刊出了一張泥堆中死者握拳的特寫照片,引發網路熱議與批評。「上報」隨即專訪傳播學者看法,並在內文指出:新聞學者對此表示,國際重大通訊社的確偶爾會刊出重大災難現場的罹難者照片,在不刻意渲染血腥的前提下,這張照片也有激起讀者同理心、說明救難任務困難及展現受難者求生意志的張力,並非僅有負面解讀。

災難新聞照片的選用的確艱難,不但要搶時間,還得考量新聞倫理,以及是否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事實上,好的新聞本來是一連串選擇與掙扎的過程,新聞機構從照片的取得到刊出,必須要有嚴謹的選擇與掙扎。

「上報」的照片是新北市消防局提供的,新聞媒體取得這樣的照片,除了為傷者難過,也難免興奮。從新聞機構的立場來看,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不但能傳遞真實,還能吸引目光,可遇不可求。但得到一張「好」照片,是不是就要刊登?該如何刊登?也是一連串的選擇與掙扎的過程,畢竟,不是所有撿到籃子裡的菜,都可直接拿起來吃,適當的處理是編輯室最基本的工作。

拿到照片該怎麼處理呢?如實刊登?還是要打馬賽克?或者,要放在什麼樣的事件脈絡來突顯照片的意義?該怎麼作,涉及到是要單純的「傳真」?還是要刺激讀者的眼球,提高點閱?或者,希望透過這張照片告訴讀者什麼樣的故事、提供什麼樣的警示與啟示?不過,即使目的只是要警示與啟示,是不是一定要完整地呈現所有畫面?還是點到為止即可?或者,在不影響真實的情況下,修整讓人恐慌或不安的內容,也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上頭只是編輯台的內部思考,一但決定刊登,就要進入公共領域,除了編輯室的目的與決策,還得考慮到社會觀感及影響,以及相關當事人的感受,會不會引起反感?會不會造成二度傷害?

如果沒有妥適的處理,用了直白的文字與圖片,未必就能達到警示與啟示的目的,有時反而造成社會反感、讀者厭棄,傷了商譽,即使吸了眼球,卻失去觀眾長久的信賴與利益。

當然,這並不是說,觀眾討厭的,媒體就該放棄,如果選擇的結果是要實踐公共利益、對社會有益,就算觀眾反對,有時也得勇往直前。

但即使如此,新聞報導也得考慮相關當事人的感受,不能恣意為之,例如,災難新聞中有許多被迫成了公眾人物的尋常百姓,他們和家人的感受與未來生活也必須顧慮。特別是華人社會死者為大,再加上這些照片未來會在網路持續流傳,如果會當事人造成二度傷害,那麼,新聞呈現該如何權衡?是否得先經過新聞當事人的同意?也得多多考量。

新聞經常是一連串選擇與掙扎的過程,掙扎是在檢視選擇的歷程,也是慎重看待選擇的結果。災難新聞,既沈重又刺激,又得搶快、搶時間,更是新聞倫理的嚴峻考驗,每一次的掙扎都必須是謹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