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吳敏兒:#MeToo效應——告別賽車女郎的啟示

吳敏兒:#MeToo效應——告別賽車女郎的啟示

撰文︰工黨成員、職工盟主席吳敏兒

日前外國一則新聞報道, 一級方程式賽車宣布由2018年開始的賽事,將會停止使用賽車女郎作為推廣人員之一。

賽車女郎,大家看了多年,大都是年輕、性感、漂亮。他們過往主要是為賽事進行推廣工作,例如在頒獎禮上為賽車手撐起雨傘,或在賽車手出場時舉起他們的名牌。而賽車女郎所穿的衣服大部分為車隊的品牌,設計上傾向大膽和性感,給人熱情奔放的形象。她們的工作有辣有唔辣,光是拍照也許很容易,但當遇上也許太高興的得獎車手,把整瓶香檳照頭淋在她們頭上和身上,甚至被品牌的職員毛手毛腳,那就一點都不有趣。

隨著外國#MeToo效應席捲全球各地,不少運動項目主辦機構或總會終於都意識到,應該為防止性騷擾和尊重女性社會地位多走一步,於是,除了一級方程式賽車賽事,較早前專業的飛鏢聯盟亦開始停止使用同行女郎與飛鏢手出場。

要推廣一項運動,並不需要強調性感的女性作為推廣手段。所有運動項目都應該正面鼓勵運動員,持之以恆練習去爭取表現,並訓練運動員的毅力及決心,學習何謂體育精神,而非本末倒置地慫恿大家觀看女性性感的打扮和身體,然後才連繫這種運動。若然用美色作為推廣運動的手段,那未免把高尚的體育精神降格了。

作為某一項運動的主要宣傳或發展平台,不論是總會或是某個具領導性的品牌, 倘能夠承擔更加大的社會責任,帶領社會和熱愛運動的公眾人士更加尊重女性的地位和權利,會令人對於該總會或品牌刮目相看,宣傳效果分分鐘就比起花大量成本去賣廣告更加湊效。

不過話說回來,有運動項目作出如此重大的改變,筆者認為部分原因是出於#MeToo效應,敲響了性侵的警鐘,令到不易被察覺的性騷擾,甚至性侵事件,受到極大程度的關注,亦令以前往往容易埋怨受害人(blame the victim)去作為了解性侵和性騷擾事件的固有想法,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個人的衣著打扮,絕不應成為被性騷擾或性侵的原因。事實上,也不只打扮性感的女性有機會被性騷擾,在職場上,性騷擾很多時與衣著無關,而是對女性不尊重、或濫用自己的權位去欺負女性同事為樂。輕則說說不文的黃色笑話(而且很多時候沒有笑點),重則乘乘機機甚至肆無忌憚伸出祿山之爪。

沉默,也許是幫凶。我想藉此機會呼籲各位,若留意到有人被性騷擾時,你也可以幫忙制止惡行,例如及時指正不恰當的對話或行為,甚至是不必要的身體接觸。 工會則就經常教導會員,一旦你察覺對方的說話或行為含有性騷擾成分,令你不悅,請明確地向對方說NO and STOP! (停呀!唔好再講!)

不要小看這個NO and STOP,這是明確地向對方發出的警告,若然如果對方無心,多會立即道歉。但假如對方仍然不收口甚至不收手,他日他面對投訴時亦很難解話。這亦是空中服務員工會經常提醒會員的自保招式之一。飛機的通道非常狹窄,當服務進行時,服務員在通道上突然大嗌No!Stop! (有些同行會說:「先生,你做乜嘢呀?)那麼對面通道的同事就會馬上警覺,並且暫停進行中的工作,並因應情況加以了解事件。所以那些找死的人,死相一定會很難看!

不過,單靠員工自保,實在保障不足;而且職場上的騷擾,也不只有性騷擾,亦會有種族或其他類型的騷擾。一個整體的「騷擾及欺凌政策」(harassment and bullying policy),對保障員工權益及維持一個合理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筆者在此提醒,僱主不要心存僥倖,以為裝作不知情或敷衍了事就可以解決事件,一旦員工向平等機會委員會作出投訴,僱主亦可能要負上一定的責任。

篇幅所限,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談談職場上的欺凌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