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關懷基層──財爺應派錢給「N無」的四個理由

關懷基層──財爺應派錢給「N無」的四個理由

(攝:Alex Leung)

於「派錢同唔派錢之間有好大空間──派給『N無』基層」一文中,筆者提議財爺考慮直接派錢給無物業、無入住公屋、無領取綜援的「N無人士」,感謝網民意見,本文將就前文作出補充。

筆者提倡派錢給「N無」,並不是不重視投資未來及做好退休保障,也不代表不支持派糖給其他市民,但有鑑於「N無」基層人士一直難以受惠於退稅和免差餉等派糖措施,故建議財爺針對性地直接派錢給這被忽視的一群 ,包括家庭主婦和置業困難的「無殼」基層年輕人。派錢給「N無」基層能把財政盈餘用得其所,對政府原來派糖和長線投資的預算影響也不大,而且關愛基金的「N無人士津貼」前年遭政府取消,今年在庫房水浸的情況下,政府應重新展示對這班基層市民的關懷。

財爺應派錢給「N無人士」的四個理由

一・用得其所

全民派錢浪費資源,針對性派錢才符合審慎理財和用得其所的原則,又能表達政府扶貧的誠意。

建議政府派錢對象要求(整合及補充版):
1. 香港永久居民:年滿十八歲,已在港最少住滿七年,並不包括新移民
2. 三年內通常在港居住 :已移民並長居海外,但仍保留香港永居權的港人不合乎要求
3. 在個人及其公司名下沒有任何在香港的住宅或工商物業 :無物業的市民每月需繳付租金,卻不能受惠於減差餉等派糖措施
4. 一年內沒有入住公屋及領取綜緩
備註:可按需要設寬鬆入息上限,行政上可採用主動申報及抽樣審查方式。

派錢給「N無」的支出預算估計

相對全民派錢,只派基層「N無」 的總支出低很多 (包括派錢金額、行政和審查成本)。以派$6000為例,設全民派錢和只派「N無」的人均成本分別是$18和$87*,以下是粗略估計:

全民派錢總支出:
(6000+18)X 700萬=~$421億
只派「N無」總支出:
(6000 + 87)X 20萬**=~$12億

*根據香港01報道之數據作出的估算),節錄:「據了解,最初關愛基金方面估算,按人頭計,派錢計劃涉及的人均行政成本高達364元,較$6,000計劃的行政費高二十多倍,引起社會嘩然。其後有關方面重新部署,人均成本也要近87元,時任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當時解釋,由於核對的資料過程較$6,000計劃更複雜,亦要查核更多文件,如遇懷疑個案,更要主動約見申請者了解,關愛基金因而要額外聘請160人負責審批,導致行政成本高昂,派錢金額約13億元,行政成本就高達2千萬元。」

全民派錢行政大概人均成本:$18 (~$364/20)
只派「N無」行政人均成本:$87 (參考關愛基金「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下稱「N無人士津貼」)

**20萬合資格領取人數是非常粗略的估計,而且要視乎入息上限的設定,由於政府網站並無相關數據,筆者參考了關愛基金有近7萬人申領「N無人士津貼」的數據。由於上述要求較「N無人士津貼」寬鬆,相信合資格又願意申請的人會較多。如有錯漏之處,望政府及讀者指證。

二・派錢、派糖和長線投資並無衝突,能同步進行

派錢、派糖和長線投資三者並非完全互相排斥,只要分配得宜,三者能妥善兼顧的。筆者認同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看法:「沒有人會主張政府把錢派光,不去改善服務、投資未來的,認為政府應派錢的人,眼光只集中在政府預算以外的盈餘上。」

「政府資源用來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應該怎麼用、用多少,並不是由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決定,而是由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的。行政長官去年底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了的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的政策措施,涉及多方面,財政預算案便要提供充分資源保證這些政策措施得以落實」。他又認為,政府現在有額外的資源,如果要用來增加推行施政報告以外的某些新措施,當然可以,「但把公帑用在臨時增加的措施上,怎見得一定比派錢更恰當、更有『針對性』?」

除此以外,筆者重申提倡派錢給「N無」的原因,並不是不重視投資未來及做好退休保障,也不是代表不需要派糖給其他市民(估計財案仍會有退稅等多項派糖安排),只是有鑑於「N無」人士一直難以受惠於退稅和免差餉等派糖措施,故建議財爺針對性地直接派錢給這被忽視的一群 。在預期政府有超過1000億盈餘的情況下,撥少部分派錢給「N無」人士一點都不過份,絕對是財爺能力範圍內的事。

三・ 幫助家庭主婦和置業困難的基層年輕人

在香港,不少家庭主婦都是任勞任怨的全職父母,既無薪無酬,又無員工保障,積蓄可能都花在家庭和子女身上,他們大多沒能力交稅,很難受惠於派糖或各種政府直接補助,但誰敢說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誰敢說他們不值得分到一點社會的經濟成果?而且筆者在前文強調,派錢的其中一個目的在於把公共資源合理重新分配,並不是誰交稅交得多,誰就應該分得多。家庭主婦為家庭付出了勞力,為社會貢獻了價值,卻沒得到實質工資, 因而沒需要交稅(家用不用報稅),本來就是現今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模式中的灰色地帶。雖然很多父母只求子女健康成長,未必計較金錢回報,但派錢給他們卻表達了政府和社會的一份認同和關懷。

此外,前文也提到香港樓價和租金居高不下,很多小市民和新婚的年輕人無力置業,只好幫人供樓捱貴租,每個月大部分人工都用來交租。一次性派錢對樓價影響不大,卻能減卻他們每月面對的租金壓力。以一對年輕夫婦為例,假設每月租金大概是一萬二千元,若每人能獲發六千蚊,就等同能免付一個月的租金,能有效減輕「無殼基層」的短期生活壓力。

四・前年政府取消了關愛基金「 N 無人士津貼」

還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關愛基金曾設有「 N 無人士津貼」,即「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但已於2016年8月31日截止申請。「N無人士津貼」的成立原意是為補政府「派糖」漏洞,讓基層人士均能受惠。不過政府在去年的預算案縮減了不少紓困措施,亦停止了發放此津貼,引來不少反對聲音,然而今年庫房水浸,派錢給「N無人士」是政府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