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對《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對《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於今天(2018年2月28日)發表,香港女障協進會(下稱本會)對於財政司司長按社會需要,提高公共開支與本地生產總值比例高於21%,撥款於長遠醫療與復康規劃,回應醫療及安老服務需要,本會表示歡迎;惟本預算案仍然欠缺性別角度,本會為此表示失望。本會希望在有關措施推行時,可有以下考慮:

成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 傷健共融展才能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科計劃,致力緊貼世界發展創科趨勢。是次預算案首次宣佈成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鼓勵社會研發不同科技,提升年老殘疾人士日常生活便利性。本會樂見社會投放資源於有關項目,幫助殘疾人士克服自身障礙,融入社會,發揮所長。本會期望政府於推行之時,積極幫助創科中小企,將技術普及化,讓有需要人士均可負擔。

支持顧用殘疾人士 加強僱主員工調適

預算案中提及增加聘用殘疾人士僱主之津貼至51,000元,可望有助鼓勵社會聘用殘疾人士,期望推行殘疾人士就業配額制度。惟不少殘疾婦女教育背景,缺乏技術以及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只能從事一些底層工作崗位。本會促請政府強化殘疾人士就業培訓支援,並向殘疾員工提供津貼,鼓勵他們投入職場。

設立傷殘人士免稅額 減輕整體家庭經濟壓力

本會樂見財政司司長全面顧及到殘疾人士家庭經濟壓力,設立傷殘人士免稅額,讓在職殘疾人士同樣可獲得75,000元免稅額。此措施正好鼓勵殘疾婦女投入勞工市場,鼓勵她們自供自給,同時減輕本港的勞動人口在未來數年見頂回落的問題。

重視非緊急健康服務 籲關注殘疾婦女需要

政府將會向衞生署每年額外撥款一億元,鼓勵市民採取健康生活模式,本會表示歡迎。根據2016年數據,全港約有399 萬名65 歲以下的女性人口,而殘疾及非殘疾婦女的使用相關婦科檢查的百份比,只有約0.6%。本會希望政府牽頭推動殘疾婦女重視婦產科檢查,改善殘疾婦女的健康問題。

智障人士免費口腔檢查 籲擴大至全民無障礙牙科

現時很多牙醫診所並未配備無障礙設施,即使肢體傷殘人士求診時,醫護人員亦未沒有相關經驗。本會建議政府推動智障人士牙科護理服務時,不要忽略其他殘疾類別人士的需要,如肢體傷殘、自閉症等等。

政府已於2015年《施政報告》中,要求所有政策局及部門在制定主要政府政策及措施時須參考「性別主流化檢視清單」及應用性別主流化。但此份預算案仍未有着力於兩性公平資源分配及發展機會,本會為此表達不滿。另外,社會多方一直要求政府正視殘疾人士老齡化需要,但預算案中並沒有就此作規劃,實在令人嗤之以鼻。本會期望政府部門在落實措施時可就以下方面改善:

購買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宿位 未能解決真正長遠需要

預算案計劃購買五百個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宿位,只能解決燃眉之急。現時年老殘疾婦女比例高於男性,政府應獨立處理年老殘疾婦女的特別需要,如加強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提供長期住宿及暫托服務、培訓專職照顧殘疾人士的護理員,保障她們在自理能力減弱的同時,仍有尊嚴地生活。

專業團隊外展和醫生到診 應入屋涵蓋非住院殘疾家庭

政府將會為私營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住客提供專業團隊外展和醫生到診服務,但本會認為政府仍然漠視非住院殘疾人士,包括獨居及與家人同住的殘疾人士。不少家人願意在家親自照顧殘疾家人,政府應予以支持。照顧者需兼顧自身生活及殘疾家人的需要,壓力極大。外展隊不應只照顧院舍殘疾人士需要,更應主動成立針對性「外展支援隊」,上門服務殘疾人士,及為照顧者提供適切的生活及情緒支援服務,並且收集「雙老/三老」高危組別,建立個案管理制度及數據庫作長期跟進。

額外發放津貼非長計 恆常化多重弱勢照顧者

關愛基金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將於本年完結,但預算案中並未提及恆常化有關措施。本會認為殘疾婦女作為照顧者的角色,反而能減輕公共安老及托兒服務的負擔。故此,本會希望政府能重新審視及考慮社會福利政策如何覆蓋一些備受雙重甚至多重劣勢的人士,並將照顧者津貼的概念化為具經濟價值的社會補助或酬勞,並將此津貼恆常化。

加強支援殘疾人士╱病人自助組織的運作和發展

特首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會加強支持自助組織的運作和發展。對於預算案中並未提及有關撥款,本會表示失望。本會作為香港首個關注殘疾婦女權益的自助組織,致力爭取及維護殘疾婦女的社會地位及提升其生活質素。然而,本會僅獲社署提供有時限的「殘疾人士/病人自助組織資助計劃」,引致常常處於財政緊拙的情況,窒礙機構發展及提供適切服務予有需要的會員。因此,本會期望政府可以長遠為殘疾人士╱病人自助組織資助計劃提供恆常化資助以支援自助組織的運作。

總括而言,本會認為是份預算案有考慮到急切民生需要,部分回應了社會需要和市民期望;但政府在未來仍需加強處理長遠醫療、復康計劃,真正做到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