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的大學生不喜歡普通話嗎?

香港的大學生不喜歡普通話嗎?

上月17日,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劉子頎與「浸大山神」社群創辦人陳樂行佔據了語文中心,抗議普通話豁免試,在流出的視頻中,學生闖入中心,與老師爭執,在質問中以粗言喝罵,引起香港媒體及公眾注意,甚至連部份大陸網民也有留意。浸大校長錢大康教授隨即譴責學生的語言暴力行為,要嚴肅追究。 至1月24日下午,校長宣佈把兩名學生暫時停學,一星期後,校長又宣佈撤銷兩人的停學令。

在各方爭議中,又再有人扯到中港之間的語言政治及文化認同問題,容易造成誤解。我們在此提供一些基本事實及分析,讓大家了解事件的性質。

1. 早前浸會大學以普通話作為畢業評核之一為何引起廣泛的學生不滿,觸發了學生「佔領」語文中心事件?學生不喜歡學習普通話嗎?

學生不滿的不是學習普通話,而是校方自2007年起將普通話設立為必修科,而且,最近及更大的不滿,是豁免修讀普通話的考試(以下簡稱豁免試)及考核方式。

2016年4月中醫學系學生陳樂行號召舉行公投,90%投票學生支持廢除普通話畢業門檻。經學校與學生的多番商議,決定先增設「豁免試」機制,並於2017年11月推出首次測試,再根據測試成績考慮會否取消普通話畢業門檻。首次應試人數為350人,在今年1月10日公佈的結果顯示,只有30%的應試學生合格。根據浸大語文中心之豁免試章程,不合格的學生除非能達到其他豁免資格(註一),否則仍須修讀語文中心的普通話課程,並於學期末考試合格。

但據「豁免試」不合格的學生反映,在考卷丙部「說話題」中(佔評估的七成),考官以「語氣不符合角色設定」等原因判定學生不合格,甚至有學生指,比起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還要難,評核標準與普通話水平無關,有違校方原「保證豁免試內容只會要求同學有基本的普通話對答能力」,學生亦普遍認為評分準則不透明。

浸會大學教授羅貴祥也說:「我相信不少同學上次豁免試不及格,不是他們學習態度差劣,不是他們不思長進、懶惰,而是根本對這個考核沒有學習動機……豁免試不及格,大批同學帶著怨憤被逼去上普通話課,我難以想像這門課如何能順利進行,對老師及學生都是折磨。」。

2. 中國變成世界經濟強國,香港又鄰近中國大陸,交往日深,為了謀生及日後晉升,把普通話設為畢業要求並不過份吧?

首先,不少學生認為早已設有九年的「普教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基礎課程,大學生早已有基本普通話能力,並無必要在大學課程上設必修的普通話課程。

自1997年,香港政府便加強在中小學教授普通話,2008/09年推出「普教中支援計劃」,不少中小學響應,全港推行「普教中」的小學及中學在2008/09學年分別為55.5%及31.8%,及至2015/16學年分別增加至71.1%與36.9%,可見普通話教育的範圍不斷擴大。2015年,政府更定下以「用普通話教中文」為長遠目標(這一連串措施,亦引起坊問討論「普教中」是否合適有效,以及要求保存廣東話教中文的傳統)。

第二,究竟普通話是否對大學生就業很重要?2007年,浸會大學校方就是援引一份2003年的僱主報告,指浸大畢業生的普通話水平較低,因此引入普通話必修課程。但陳樂行在2016年4月發起的相關公投時,曾向校方遞交一份2012年教育大學中文系教授李貴生、梁慧敏所作的學術報告,該報告指出,普通話在香港的工作地方的應用頻率只有0.66分(5分為滿分),換言之,很多大學生根本不大用得上普通話,因此,學生質疑浸大校方以僱主報告而將普通話設為畢業要求,實屬不必。

筆者任教的嶺南大學2016年所做的僱主調查也發現,僱主對大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感到滿意,滿意程度高於其他能力,包括英語水平及國際視野等等。有理由相信,十年過去了,在教育及大環境轉變中,香港大學生的普通話能力有所增加,即使算不上流利,也能應付日常所需。根據2015年香港大學一項調查,12-29歲的香港年青人有七成五以上能說普通話(Bacon-Shone, Bolton and Luke 2015)。事實上,大部份香港學生在本地就業,跟同事交談主要用廣東話為多,其次是英語,例如,香港的金融以至其他商業,就算是國內來香港的專才也會用英語與香港以及來自世界各地人士交談,普通話即使較以往普遍(也許在零售業較明顯),也不算常用。

第三,不少人認為,愈來愈多香港人到內地發展,所以需要學好普通話。但呂大樂教授(見參考文章)根據統計處的數字指出,基於許多原因,例如工資水平、生活習慣、家庭因素或近年興起的本土意識及情感等等,內地工作機會並不大吸引,香港年青人到內地工作的趨勢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內地對香港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剛畢業的)也並不如以往那麼殷切,因為內地的大學生及各類專才近年也大增,例如,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九十年代末開始的「大學擴招」。

3. 其他香港的大學有沒有類近的做法?

除浸大外,嶺南大學學生亦須修畢兩科以普通話為授課語言的必修「實用中文」科目,為學生裝備參加中國「普通話水平測試」,但是否報考則屬自願。香港科技大學亦要求學生修畢一科必修的「中文傳意」核心課程,惟學生可選粵語或普通話為教學語言,但須接受該科目期末考試的普通話口試。香港教育大學則要求學生報考中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取得至少三級乙等成績,以達離校的語文水平,惟不達標亦不會導致無法畢業。其他院校皆無相關規定,包括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

4. 為何事件演變成支持港獨的爭論?

香港的大學生中的確存在這樣的政見,而學生陳樂行也是本土派,他們也許亦有借此事來談論政治。但是,沒有證據說明,反對普通話必修科的浸大大部份學生都是支持港獨的,這也非他們的動機。而且,爭議的焦點畢竟不是政治,也不是普通話本身,而是關於普通話必修科,最令浸大學生反感的,似乎也是那個被指責的「豁免試」。

所謂與港獨有關,很大程度是網絡上的炒作,尤其是觀察者網、環球時報這樣的民族主義媒體等。由於「佔領」語文中心」的學生之一陳樂行就讀中醫學系,要到廣州實習,有大陸網民恐嚇要暴力對待他,例如有人說:「這樣港獨分子見一次打一次。請廣州朋友照顧他一下!」,而他亦因不堪這種媒體及政治壓力,匆匆由廣州回到香港。

5. 校方懲罰「佔領語文中心」的學生停學是否恰當?

兩名學生雖然已就自己的言行道歉,但「佔領」語文中心,以至用粗言辱罵老師,的確可能構成紀律問題,需要受到懲罰。然而,香港的大學一般針對學生紀律,有一定程序,例如要召開紀律委員會調查,以及讓學生申辯。在這些程序開始前便處罰學生,引起不少學生、老師及校外人員不滿及抗議。校方後來也許也因為怕遭非議,甚至法律挑戰,所以撤回停學令。

6. 到底香港學生喜不喜歡普通話?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暫時也找不到相關普查,而且即使有,也不容易有定論。「喜歡」這兩字背後有很複雜的情感意義,也涉及政治。根據我個人觀察,年青人不喜歡「普通話」的觀感的確與中港關係有關,包括中港之間日益惡化的政治關係,以及日常生活磨擦(例如大量自由行旅客),這遠多於這個語言本身。例如,我問過學生,如果是台灣國語,觀感又會很不一樣?他們一般對台灣國語反而多了不少親近感覺,因為沒有了那些中港關係的負面聯想。不少香港人的不喜歡,也許包含了不少恐懼,即所謂害怕香港在政治及文化上「大陸化」。例如,據最近一項調查指出,雖然有70-80%以上香港人認為廣東話仍然是香港的第一語言,但卻只有不足六成人認為廣東話將來仍然是第一語言,卻有超過四分一人認為普通話會成為第一語言。而近幾年,香港社會亦出現了「捍衛廣東話」
的呼聲。

(本文由葉蔭聰及蔡倩怡撰寫)

「越界華文答問」是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的一個新項目,旨在讓不同華文地區向另外一個地區朋友發問,以達至澄清事實、消除成見及互相了解作用。我們正在搭建一個答問的網上平台,收集及發佈各類答問。

註一:除了豁免試,符合以下條件可獲豁免修讀普通話課:
-母語非中文或只略懂中文(另涉及豁免或強制修讀大學中文課堂條款)
-曾參加中國大陸高考,或台灣多元入學方案中文科考試
-在香港中學會考(舊英式學制高中考試)普通話科取得C級或以上成績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普通話水平測試」及格
-在中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取得三級甲等或以上成績
-其他相等程度(按個別情況處理)

參考文章
呂大樂,〈回應「中國機會」的兩類意見〉,2015年1月9日,《明報》。
呂大樂,〈提出政策前 請好好了解社會現狀〉,2014年12月12日,《明報》。
葉靖詩,〈香港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爭論焦點是什麼〉,2018年1月24日,《BBC中文網》
Bacon-Shone, J., Bolton, K., and Luke, K. 2015. Language Use, Proficiency and Attitudes in Hong Kong.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