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才沒有理財新哲學

才沒有理財新哲學

現屆政府強調理財新哲學,要做「有為」政府。財政預算案中說會有「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又會提高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

了解政府財政哲學不能單看口號,要看細節。歷屆政府策略是維持「小政府」,只幫助有需要人士,促進發展,及不傾向搞福利主義。今年財政預算案本質一樣,沒有重大改變,只是因應盈餘增加,在金額和幅度上有所不同,所以看不出什麼理財新哲學。我們且看看今年預算案怎樣體現上述各項理財方針。

方針一:小政府大市場

從一個市場主導小政府的原則出發,政府應只做市場不能提供的服務,其他的就是多餘,損害社會效益。如果認為政府已做得足夠甚至做得過多,錢應該歸還給市民。

今次預算案最為矚目的正是短期措施退稅退差餉加碼,這不脫上任「財爺」曾俊華的思維。比較欣喜的是減稅,在農曆新年假前我在某節目提出根據過去10年的盈餘有減稅空間,雖然財政司長陳茂波事先張揚說香港薪俸稅率在世界已有足夠競爭力,又說太多稅務調整會使市場信息混亂,但最後他還是以擴闊稅階、調低邊際稅率及調高免稅額來變相減稅。變相減稅及退回約40%盈餘是承認政府根本不需要做那麼多,仍然是小政府思維。這種「狼來了」式期望管理策略更是與上任財爺如出一轍。

方針二:幫助有需要的人

另一個政府一直以來的策略是幫助最有需要的人,有短期及長期措施。這次預算案提出的短期措施是社會援助「出三糧」;對於「N無人士」,政府選擇了用關愛基金而不是全民派錢、雨露均霑。此外政府亦向有需要學生一次過發放2000元津貼。長期措施包括為人口老化未雨綢繆,例如提高長者醫療券金額。

針對性的社會福利的問題是,甄別制度有覆蓋不到的地方,某些計劃幫不了很多人但行政費很高,成效不彰;但好處是開支相對小,易控制。其他如公營託兒限額極少近乎無可能等到,公屋、安老院舍等也要輪候很久,不能即時得到幫助。但政府這方面不見得大改制度,只是嘗試改變細節如將金額調高,沿用制度不是什麼新思維。林鄭月娥特首是前社會福利署長,又任用港大社工系的羅致光做勞福局長,這次居然沒有在財富重新分配上大展拳腳,頗令人意外。

方針三:不傾向福利主義

反對政府派錢的左翼認為盈餘應用來改善福利,小則令甄別較寬鬆,大則推行全民福利如全民退保。但這份預算案主要是長遠增加醫療開支,解決這幾年醫療投放追不上需求的落後,並不是政府對提供長遠社會福利的態度上有突破,自願醫保退稅更加是鼓勵大家轉到私營。

社福界的迷思是「不派錢,福利就會變好」,或最少把錢儲起希望有一天福利會變好,名副其實是「祈福黨」。有人戲謔說以為節衣縮食幫家庭省錢,會投資在孩子的未來;才不會,錢都用來貼情婦、跟豬朋狗友作樂去了。現在政府坐擁萬多億元儲備,我粗略估計過5000億元就能有約每月3000元的全民退保,可運行差不多50年,但政府做完諮詢後的答覆是長遠不走這種模式。

往績證明有盈餘不等於有福利,中間的關係撲朔迷離。政府本身錢多,要做就已經做了,結果是「錢多就身痕」,去了搞基建。但社福界還是會迷信就算有80元倒落鹹水海,有20元去到窮人,還是讓那80元倒落鹹水海吧。

政府坐擁過萬億元儲備,不大搞福利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所以對不起,在福利主義上也沒有理財新哲學,「祈福黨」還是要「種金」嗎?

方針四:促進發展

投資未來,上幾屆政府一直有做,了無新意。所謂投資未來對港府來說是找幾個重點行業或項目大灑金錢,希望為整體經濟帶來回報。自董建華時代的中藥港、數碼港、迪士尼,到曾蔭權時代的六大產業,今次用5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算重手。但創科靠人才及政策,能否靠錢「谷起」,還是助長「尋租」,是一大疑問。

我在〈投資未來 但不是這樣的未來〉(去年8月10日《明報》)提及應選擇高回報的投資,問題是特區政府沒有良好投資往績,很難叫人相信會善用公帑。香港有些基建有用,但有些基建回報成疑。

運房局長陳帆說高鐵50年回報率計及就業、物流等整體經濟回報只有2700億元,但建築費本身已達844億元,建高鐵站後因地皮地積比降低,比起整個地盤當商業用地拍賣估計蝕多700億元。計及這些後,年回報率比美債息率更低,根本不是應做的投資[1]。

政府投資眼光差,沒有能力替市民作較高回報的投資,所以市民不甘公帑亂花,想政府「落地還錢」由我們自己花,效益較高。

「財政新思維」雷聲大雨點小,跟以往政府策略沒有多少差異。將公共開支佔生產總值比例由20%提高至21%,是不會將舊思維變新思維的。沒有根本方針改變,仍是舊瓶舊酒。

參考:

[1]有經濟學家指出基建回報根本不應以此計算,所以以下是循著陳帆的思維計算,如果以正式的模型算,很可能是負回報。

原文刊在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