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哲學家的哲學家

哲學家的哲學家

安斯康姆(G. E. M. Anscombe)在 "Wittgenstein: Whose Philosopher?" (收入 Wittgenstein Centenary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裏將哲學家分為「普通人的哲學家」("an ordinary man's philosopher")和「哲學家的哲學家」 ("a philosophers' philosopher"),並將維根斯坦歸入後者。這不是一個清晰嚴謹的劃分(安斯康姆當然知道),但不失其趣味和洞見。

安斯康姆對這個劃分的解釋十分簡略:普通人的哲學家處理的問題,就算是對哲學沒有認識和不感興趣的人,都能夠明白為甚麼值得討論和須要解決;哲學家的哲學家處理的問題,普通人根本不明白問題所在,會認為是無關痛癢和自尋煩惱,只有讀過哲學或天生有哲學傾向的人才會認真對待這些問題。

除了維根斯坦,安斯康姆只舉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為例子,認為柏拉圖是哲學家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則是普通人的哲學家。這兩個例子也許會令不少人感到奇怪,因為柏拉圖的對話錄比起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有更多的普通讀者(=不是讀哲學或對哲學沒有興趣的讀者)——柏拉圖的對話錄較有文學趣味,也沒有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那麼艱深(至少表面看來是如此)。然而,安斯康姆的意思是亞里士多德處理的哲學問題是普通人都會視為重要的,而柏拉圖處理的哲學問題是哲學家才關心的;這個分別跟著作的深淺難易沒有一定的關係,也不表示哲學家的哲學家不會有普通讀者。

安斯康姆舉了一些柏拉圖討論的哲學問題為例子,以說明為何柏拉圖是哲學家的哲學家。假如她的例子不能說服大部份讀者接受柏拉圖是哲學家的哲學家,我們大可以用其他哲學家為例子來說明「普通人的哲學家」和「哲學家的哲學家」這個劃分。無論如何,安斯康姆認為維根斯坦是哲學家的哲學家,應該沒有人反對;她用作例證的是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裏對「朗讀」這個概念的討論(這個討論佔了十頁之長),普通讀者不會認為「朗讀」涉及任何哲學問題,難以明白為何這個概念值得這樣深入詳細地討論。

哲學家的哲學家討論的問題也未必被所有哲學家認真對待,維根斯坦正是好例子。無論是前期維根斯坦還是後期維根斯坦,都是哲學家的哲學家,但羅素只欣賞前期維根斯坦的哲學,對於後期維根斯坦的哲學,他嗤之以鼻,甚至公開說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哲學家重視《哲學研究》,竟至成為一學派。

西方哲學史的其他大哲學家中,我能明確地歸入「普通人的哲學家」或「哲學家的哲學家」的不多,大概只有以下這些:

普通人的哲學家 - 奧古斯丁、洛克、休謨、霍布斯、叔本華、 穆勒
哲學家的哲學家 - 阿奎那、笛卡兒、斯賓諾莎、貝克萊、康德、黑格爾

順便一提,今時今日的哲學家絕大部份是哲學家的哲學家,這是哲學專業化後無可避免的,但對哲學和對世界來說,都不是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