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走出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城市規劃

走出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城市規劃

什麼叫「房地產主導」規劃?這不是SimCity,是位於墨西哥伊斯塔帕盧卡的低收入住宅群(圖片來源:anitachance

香港的城市發展已瀕臨爆煲的狀態。

其中一項檢視爆煲的指標,是當整個城市的人都在討論,如何把土地都變成房屋儲備的時候。

為什麼我會形容這是一個爆煲的指標?理由非常簡單,我們不可能把整個城市的未來,投放在房地產這個註定沒有將來的產業。

時代不同,過去人們視房地產為必需品,因為人總要找地方住嘛;現在經濟轉型社會結構不再穩定,人們視房地產為退休生活的抵押品及可供炒賣圖利的商品;將來,當水、空氣和土壤不再免費之時,這些資源便會取代房地產成為真正的必需品。

就在此時此刻,香港的食水供應仍然由政府所掌控,市民要支持的費用極其低廉;路邊空氣污染雖然二十多年來長期是世衛標準的兩倍,但清新空氣遠仍未到需要去到「搶購」的地步;常耕的農地持續萎縮,但畢竟大規模的毒害土壤行為並未出現,倒泥的破壞力要比石油壓裂法(oil fracking)少得多。於是乎,將城市發展的目標,訂為讓最大多數的人都可以住到可負擔的樓房,繼續過去數十年的新市鎮發展帶動人口增長的規劃模式,似乎亦為大多數市民所接受,「城市發展爆煲」的講法,難道不是危言聳聽?

列舉一些數字會有助讀者理解過去香港的城市發展模式,到底讓我們損失了什麼。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的研究報告《空氣污染的成本》(The Cost of Air Pollution: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 case for action),香港因空氣污染導致的總福利損失(total welfare losses),以GDP比率計算的話,比起中國(9.92%)、印度(7.69%)、甚至是柬埔寨(8.16%)都來得高,高達12.49%,在142個國家及地區之中,總福利損失排名第二。單單就2013年,香港便損失了46,387百萬美元,折合3640億港元,是2018年度政府總開支的65%,或者是同年所有教育、衛生、保安、環境及食物及社會福利開支的總和。

111
表一:2013年空氣污染導致總福利損失比較,以GDP比率及百萬美元計算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或者我轉換一個講法。為什麼過去的發展總是又快又有效率,現在的發展總是又慢又多爭吵?原因是過去發展的快,是以人命與弱勢的犧牲為代價,現在發展的慢,是因為權利意識的覺醒,知道個體權利並不能輕易被集體利益所犧牲。

非常可惜,理應關心市民健康福祉的衛生署,對於因城市單一過度發展,帶來的空氣、水質以至是土壤污染如何影響健康,完全沒有任何的著墨,企圖把市民健康問題的根源完全歸咎於個人的習慣,忽略環境及城市設計如何引致廣泛而影響深遠的健康風險。瀏覽衛生防護中心有關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的網頁,主要的預防資訊就是載口罩和看環保署AQHI網頁,而所引用的世衛健康風險資料,亦是2004年的舊資料,令市民普遍無視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壞影響,早已經超越缺乏運動和飲食多鹽多膽固醇的層次,成為全球第四大的死亡殺手。如果把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一併計算在內,造成的健康威脅比起吸煙及飲酒還要高。

1_N3V3at5ZPaIKeES07mAKbg
圖一:世界導致疾病二十大健康風險因素比較(資料來源:刺針)

一味鼓吹土地不足,企圖複製過往新市鎮模式,製造大量的衛星市鎮,永續房地產產業,這樣對於有樓之士或者有好處,但對香港人的未來無異是「殺雞取卵」,連帶下幾代可以使用的自然土地資源、城市與人的健康,都一併消失殆盡。

波蘭尼(Karl Polanyi)在《大轉型》一書(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提及過雙向運動(double movement)的理念,所說的雖然是市場經濟無限擴張與社會自我保護之間的互相競爭,但用來解釋現時城市規劃回歸人文的現象倒也十分恰當。城市發展正逐漸由一個鐘擺轉向到另一個鐘擺,全然的機械式發展終會被城市內部有機的部分所抵制。就以我們日常生活的街道為例,經歷過數十年全面向車輛傾斜的規劃歷史之後,現在終於出現全面的反撲。

最核心的轉變,是重新強調「人」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近日參與由「創不同」舉辦的「行多步實驗室」,有交通工程師明言過去交通規劃的目的,完全是為了車輛的順暢流動,而不會考慮到人在其中的需要。這個例子恰好說明,在過去數十年的教育制度、社會結構及街道設計之中,人在城市規劃中被邊緣化到一個何其微末的程度,就是連思想上也要讓你覺得,人的需要是不重要的,健康由於難以量化,於是便索性在規劃上無視,而掌管城市規劃核心的工程師,也被教育成只懂用盡種種的法令與硬件去規限人的行動,讓代表資本主義血液的車流能夠川流不息地日夜流動。

或者,要令我們的城市規劃能夠更健康,最先要處理的是目前把所有城市問題歸咎於人,歸咎於人的行為及習慣的傾向。不論是人的健康、街道的健康還是城市的健康,最終我們也需要看到整個社會結構、城市設計與環境生態,才是最終極模塑個體行為與價值觀的幕後推手。目前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城市規劃必須從根本意義上被質疑,我們才有可能走出被蒙蔽的幽谷,看到更多生命與發展的可能。

文字版載於《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