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何還要生兒育女?

為何還要生兒育女?

無人駕駛、無人超市和物流機械人等等已出現於現實世界中,10萬平方米的倉庫可以自動化到節省七成人手;電子商貿蓬勃發展,亦淘汰大量中介人的工作機會。即使新科技會創造一些新工種,但增加者必然比流失的少得多——高科技的其中一個意思就是盡量減省人的勞動,而且越進步越不需要人的參與和貢獻。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會因產品成本下降而更廉宜,慳到一些錢;但是,除非屋企有錢剩落,否則,消費者始終要打工才有收入,而作為受僱者,便很難不受到職位空缺銳減所影響了。可以預計——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連帶退休年齡上升,也額外佔去一些工作崗位——未來社會的失業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難言改善。

《真係好科學》一連兩集探討人工智能的問題,有講者派定心丸,指出人類本身有一些不是AI可輕易取替的地方——例如關乎創意及對人的關係的工作,只要好好學習、加強和發揮,便不需擔心被社會淘汰。但看完這節目後,我反而認為,前景真的很不樂觀,很難不感到憂慮,特別是那些準備當爸爸或媽媽的人

節目中,有嘉賓指出,AI在二、三十年內都不會全面超越人類,但如果做的事很機械性重複或被動,不大需要靈活運用腦袋,那就很快/容易被效率更高的電腦所取代。問題來了,富創造性、非電腦所能取代的工作始終不會太多(而且越來越少,因電腦越來越勁) ,有這方面才能的人亦有限,那麼,非精英類的平凡人怎麽辦?靠再培訓而成功從電腦手上搶回工作機會的人有幾多? 有理由相信,AI不斷升呢,使社會兩極化,分成「高端」和「低端」人口,前者佔少數,是科技發達的贏家;而後者人多但不勢眾,就算有工作,薪酬亦不理想。

在一個這樣的社會,一個年輕人——如果她/他不屬於「高端」類別---可以有怎樣的希望,有怎樣的未來?如果妳/你準備當父母,妳/你有把握讓仔女在這樣的環境中活得幸福和自在嗎?妳/你打算當虎媽/爸,令子女成材,但何謂材?就算做律師、做醫生,在二三十年後都可以因AI而變得不外如是,不再是優差;走高科技之路,但不是很多人有天分,誰可保證自己有這方面優秀的基因傳給子女?

換言之,把一個生命帶到世上,把她/他投進未來這樣一個不利多數人的社會環境,是很大的賭博,而且贏面不太高。那麼,如果有得選擇——撇除意外懷孕或出於人類本能驅使——為何還要生佢地岀嚟,處於一個人類無乜埞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