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看《增闢土地 你我抉擇》,雙眼反白

看《增闢土地 你我抉擇》,雙眼反白

翻閱《增闢土地 你我抉擇》文件,基本假設和去年的《香港2030+》相若,指至2046年香港欠缺約1200公頃土地。但諮詢文件卻刻意突顯專責小組的獨立性,直指「有關估算偏向保守,未有充分計及多項因素,包括市民對改善人均居住面積的訴求、人口老化令醫療及社福需求較預期增長快、市區重建步伐或需加快、部分行業的土地需求未有計算在內等」,「相信實際短缺數字遠較1200公頃為高」云云。

專責小組以非專業的口吻大言不慚,信口雌黃,看畢文件實只能無奈嘆聲:雙眼反白!

1. 對改善人均居住面積的訴求

「若市民有共識要「住鬆啲、住大啲」,增加目前人均160多平方呎的居住面積中位數,甚至進一步提高「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的規劃標準,而另一方面亦希望提供更多空間促進香港經濟競爭力和多元發展,並長遠降低營商、創業成本,則香港未來需要的新增可發展土地將遠多於現時估算的至少1,200公頃,這亦正好印證建立土地儲備的重要性。」(《增闢土地》第22頁)

以上描述,和發表只一年多的《香港2030+》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集約城市的重點在於妥善管理發展密度;一方面善用發展密度,以提供足夠的房屋及其他土地供應,另一方面 確保能夠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我們致力採納創新的方法,令城市空間得以有效益地運用、促進於各層次能互相協調的發展,並會採取切合需要的城市設計概念,以建立優質生活環境 。 」(《增闢土地》第26頁)

即使單就「161平方呎的人均居住面積」,亦必須注意這只是全港中位數。公屋人均面積中位數僅為123平方呎,居屋為164呎,私樓則為193呎(2016年人口統計)。對此身兼房委會成員的黃遠輝實有必要立即澄清,是否贊成公屋居民亦要「住鬆啲、住大啲」?也就是提高房委會編配公屋的人均面積標準?否則侃侃而談提高全港中位數,只一味意味豪宅「起大啲、賣貴啲」,單純充當地產商的馬前卒而已。

2. 人口老化令醫療及社福需求較預期增長快

「有關估算並未包括:(i)最新政策而引伸的土地用途需求(如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下的新增安老設施需求、幼稚園政策下的新增空間需求);及(ii)有關政策局在進行評估時並未掌握部分用途的長遠需求(如高等教育和部分醫療設施)……人均「政府、機構或社區」和休憩用地目標,只採用作粗略計算今後新增人口對相關設施的土地需求。事實上,隨着人口老化,現有人口對醫療和安老服務設施及休憩空間的需求均會有所增加。」(《增闢土地》第22頁)

專責小組成員大可先看看半年前的《施政報告》:「一個全面、協調各界的基層醫療系統可提升整體公眾健康的水平,減少重覆入院及糾正以急症服務作為求診首個接觸點的現象。政府有決心加強推動個人和社區的參與,統籌和協調不同醫社界別,加強地區基層醫療服務,以鼓勵市民預防疾病,加強自我和家居照顧,減少住院需要……食物及衞生局於兩年內率先在葵青區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由政府出資,按地區需要和特色,透過公私營合作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支援長期病患者,減輕專科及醫院服務的壓力。構思中的地區康健中心會透過地區網絡向區內提供服務的機構和醫護人員購買服務,讓市民可安在社區而得到所需的護理。」(第157、159段)

恰巧我也曾在《香港2030+》諮詢期間,有機會參與社福界的討論。當時業界人士已充分意識到,政府只是想借社福界「過穚」,權充「盲搶地」鳴鑼開道的啦啦隊。因此在不少人在提交意見時,已充分強調不同服務間的「統籌和協調」,善用「地區網絡在區內購買服務」,實行「自己的社區自己醫」、「自己的安老自己管」。等得政府增闢土地才來改善服務?相信我也早已百年歸老了吧!

3. 市區重建步伐或需加快

正如我去年在《城規·成虧:香港2030+的非理性亢奮》一書中清楚指出:假如政府真的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重建,按理騰空出來的土地,應可容納更多人口,為何竟倒個頭來被挪用作「盲搶地」的借口?市建局的「小區發展模式」,正好道出了箇中的玄機。按照陳茂波的說法,這是指「幾個毗鄰中的小型地盤一起以小區概念一同規劃,亦可發揮協同效應,為整個社區帶來更大的裨益。」但與此同時,「為了顧及這個小區原有的街舖氛圍,市建局將不會興建大型商場,而是計劃把地盤分為幾個地塊重建,並把小街開闢為步行街,加強人流,保留區內小街小舖的特色,強化街道的氛圍和活力。

這樣解釋大家便明白了,難道這不就是灣仔著名的利東街翻版嗎?把小街開闢為步行街,實際上只是大型商場的加強版,可讓一些更高級的名牌店進駐;那些布置得美輪美奐的私人管理公共空間,則完全抹殺社區自下而上的創意和活力;至於位居其上的住宅單位,自然是絕非原區居民所能負擔的天價豪宅。

在逾15年以來,市建局唯一可見的最大「功績」,正是把香港舊區全面豪宅化和商品化,而街道則難逃私有化和商場化的厄運。市區珍貴地段盡成富豪囤積炒賣的工具,甚至連一般中產也只能被迫搬到近郊居住。至於原來住在唐樓劏房的居民就更不用說,只能被安置到偏遠的新市鎮,但那裏卻同樣是領展和「地產霸權」的天下,基層市民連基本生計來源也沒有保障。

於是香港一方面出現史上罕見的大規模重建,但普羅市民在市區卻愈益找不到立錐之地;另一方面,政府則不斷加大鄉郊「盲搶地」的力度,普羅市民卻未能找到安身之所,只能繼續任由特權階級魚肉宰割。「假如新一任特首有點良知的話,這應屬於她/他首先要應對的基本問題。問題是:真的會嗎?」我在一年前弓如此寫道。(第32-33頁)

4. 部分行業的土地需求未有計算在內

「用作經濟活動的樓面空間明顯短缺,現時高租金及高售價的情況預計會持續,這會進一步損害香港的競爭力。此外,需要較廉價樓面空間的新興產業(特別是創新科技及初創企業),亦可能會因為經濟用地空間持續短缺,經營成本高企而未能在本港全面發展,繼而影響香港經濟的轉型,甚至市民就業及創業的機會。」(《增闢土地》第18頁)

正如獨立管理顧問、民間土地資源小組成員任憲邦指出,根據《香港2030+:綜合土地需求及供應分析》(第12頁),未來工業相關用途需求估計為248公頃(工業村和科學園佔183公頃),預測土地供應為81公頃,因此短缺量為167公頃。但事實上,未來單是古洞北、洪水橋和新界北的創科或科學園用途,實際已多達108公頃。若作加上新界北56公頃,總供應更高達168公頃。所謂創科用地短缺,同樣原是子虛烏有

事實上,現存各個工業村、科學園和數碼港的總面積,已多達263公頃,若再加上未來近200公頃供應,香港創科用地總面積將近500公頃,比整個天水圍的總面積還要大!然而除了數碼港以外,它們全都位處新界區,但到底什麼行業的土地需求未有計算在內,能為新界居民帶來多少就業機會?為何有逾40%人口居於非都會區,但當地卻只能提供香港不足25%的職位?被遷往偏遠新市鎮的基層市民,就只有低層服務業職位提供原區就業?到底所謂的競爭力是指什麼,而香港經濟的轉型又所為何事?

在google輸入網址:”landforhongkong”,想不到竟彈出 ”landlord Hong Kong”。

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