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港大中共副教授主張港生寫殘體字

港大中共副教授主張港生寫殘體字

繼教育局網站被網民發現登大陸學者文章,聲稱港人母語非粵語後,來自中共的港大副教授李輝五月八日又在港台節目《視點31》直言「現在(學生寫所謂繁體字)不好,不滿意」,主張「識繁寫簡」。漢字演變初由繁變簡,後再由簡變繁,一向都係民間自然演變。殘體字的最大問題,如普通話一樣,係閉門造車,然後用行政手段,加諸國民,而非民間自然演變成果。其他重大問題包括:殘害心靈,推動同音別字,變相化漢字為拼音文字,消滅不少意義獨立漢字,違反邏輯,引起歧義。香港學生壓力大係因為校內外長年累月評核,功課太多,而並非因為正體字筆劃多!其實寫正體字的人,要學粗陋殘體字,非常容易,並不需要由細就寫殘體字,正如以九聲粵語為母語人士,要學四聲普通話,十分容易,根本毋須犧牲母語!語言文字,國之大本。中國由於普教中及殘體字政策,傳統文化優良一面大抵已亡;只餘香港保留古漢粵語,古漢正字,最後一站,必須堅守。

李輝以香港小朋友寫字作例,「功課太多,因為繁體字筆劃太多,所以幼稚園開始,四歲就開始操練寫中文字,寫得好辛苦,日日功課做兩個鐘,好多幼稚園都有」。問到是否寫簡體字較好,李輝道:「從我觀點,識繁寫簡。」

漢字演變初由繁變簡,後再由簡變繁。始於商朝甲骨文複雜象形文字,後簡化馬篆書,再簡化錄隸書階書。漢時定型後,由於社會結構,生活方式日益多元進化,故漢字如有修正,多為加筆,以資辨義,例如:採的本字係采,《康熙字典•釆部•釆部》采:《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此宰切,音採。《說文》捋取也。又擇也。又采色。又物采。又飾也。又風采。後來,為分別風采與采色及采擇,遂加筆造新字「彩」及「採」,中共殘體字卻將漢字「彩」及「採」,變返做「采」,此誠文化倒退!

又如原本無雲字,只有云字。為分辨云曰之云與山川氣之云,而加雨作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中共殘體字卻將雲退化為云。

至於民間漢字簡化,香港例子有鬭變鬥、竃變灶等,都係用家自發,汰弱留強,十分民主的。(參陳雲《中文解毒》)

殘體字的最大問題,如普通話一樣,係閉門造車,然後用行政手段,加諸國民,而非民間自然演變成果。其他重大問題包括:殘害心靈,推動同音別字,變相化漢字為拼音文字,消滅不少意義獨立漢字,違反邏輯,引起歧義。

殘體字令人心靈殘缺(對照陳雲《中文解毒》),例如愛無心、親不見、 廠空空、產不生等,直教用者「闔家剷」。

殘體字化形音義合一的漢字為拼音文字,例如干幹榦乾本為四個不同的字,各有自己意義,殘體字就全化為一字,即「干」。查干,《說文》犯也。幹:《康熙字典·干部·十》《類篇》幹,能事也。又《玉篇》幹,體也。《易·乾卦》貞者,事之幹也。又草木莖曰幹。又凡器之本曰幹。榦:《說文》築牆耑木也。《徐曰》別作幹,非。乾:《康熙字典·乙部·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虔。易卦名。又《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燥也。

殘體字造字違反邏輯,例如鸡將「雞」之音符「奚」簡化為「又」, 但汉(漢)的「又」卻非指「奚」,即按鸡的簡化原則,溪應簡化為汉,但事實又非如此。

殘體字引起歧義,令行文要用雙音節及囉唆話語辨義。例如「船只入維港」,究竟解「船隻入維港」抑或「船隻只會進入維多利亞港而不會進入其他港口」呢?又殘體字形難辨,例如鸟马乌驟眼睇都差不多。

香港學生壓力大係因為校內外長年累月評核,如校本評核SBA,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基本能力評估BCA,功課太多,上堂時間太長,而並非因為正體字筆劃多呀!

其實寫正體字的人,要學粗陋殘體字,非常容易,並不需要由細就寫殘體字,正如以九聲粵語為母語人士,要學四聲普通話,十分容易,根本毋須犧牲母語!況且,如今後生多數電腦打字,筆劃多寡根本無大礙。而且正體漢字,一筆一劃都有邏輯,由細學起,不會太難;不若殘體字亂來,原本就係畀文盲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