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黑色止血鉗》與Impact Factor

《黑色止血鉗》與Impact Factor

春季日劇已經播出了大約一個月,今次為大家推薦一套頗有意思的醫療劇集。

最常見的日劇題材是什麼?除了「推理劇」之外,第二常見的日劇題材相信是「醫療劇」。今季TBS電視台電視劇集《黑色止血鉗》(ブラックペアン)改編自同名小說作品,講述東城大學附屬醫院裡面,有一位人稱「手術室惡魔」的天才外科醫生渡海征司郎(二宮和也 飾),他是一位性格傲慢的獨行俠,做手術從未失敗過。某天,帝華大學醫院的醫生高階權太(小泉孝太郎 飾)帶著最新的醫療器具「醫狙」(snipe)被派往東城大醫院工作,並主張醫療器材比醫生的技術重要。而東城大醫院亦打算以「醫狙」開展新型外科手術……

《黑色止血鉗》的故事有點像《白色巨塔》和《Doctor-X》,都是講述一名「超人系」醫生對抗醫療制度問題,以及醫生之間的權力鬥爭,而拍攝風格則有《半澤直樹》的影子,因為今次都是出自《半澤直樹》導演福澤克雄和製作人伊與田英德,質素有一定保證。暫時來說,這套劇集的收視還不錯,平均收視率達12.8%,僅次於朝日電視台的三套刑事推理劇《特捜9》、《警視廳・搜查一課》、《未解決之女》,以及NHK大河劇《西鄉殿》和晨間劇《半邊藍天》。

劇中多次提到「Impact Factor」這個概念,其實是一個用來量度學術期刊影響力的指標。東城大的佐伯清江(內野聖陽 飾)跟帝華大學的西崎啟介(市川猿之助 飾)打算爭奪日本外科學會理事長的寶座,而為了增加勝選的機會率,就要成為一位厲害的學者,不斷在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不同的學術期刊有不同的Impact factor,越高Impact factor,就代表越有國際影響力。而學者所獲得的Impact factor總分數越高,就代表越有國際影響力,這就是學術世界裡的遊戲。

追逐排名的遊戲荒謬嗎?戲中的高階權太醫生曾經說過:「論文的Impact factor,大大地改變了世界。」醫療制度也因而變質,醫生變得不務正業。醫生「醫治病人」的行為本身,不再單純是為了醫治那個病人,而是為了做實驗、寫論文計分數;亦要花時間跟學術期刊編委會打交道。部份醫生更會鋌而走險,使用高風險的新醫療方法,希望能夠發表論文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獲得Impact factor分數。但諷刺的是,追逐排名的風氣正正是整個社會的實況,在選擇餐廳的時候,也會看看哪一間有米芝蓮推薦吧?

這個Impact factor國際學術期刊的遊戲,也大大影響了香港的高等教育界。香港教資會鼓吹「國際化」制度,透過撥款模式的轉變,不斷鼓勵學者撰寫一些國際學術界感興趣、會被引用的題目。教資會對大學的撥款,約有23%為「研究用途撥款」,主要取決於「研究評審工作」(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簡稱RAE),與Impact Factor有直接關係。久而久之,關於香港本土的學術研究就買少見少,中國研究就越來越多,大學也傾向聘請非本地的教授進行研究,因為他們有海外人脈,或者熟悉海外的議題,大大改變了生態。

戲中的醫生跟香港的學者一樣,被迫追趕指標,參與國際學術遊戲,導致一切都變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