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鄭敏華:社區天橋,可以過猶不及

鄭敏華:社區天橋,可以過猶不及

文:思網絡總監鄭敏華

「連接朗屏站的元朗市高架行人通道」項目上周已在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隨後便提交財委會申請撥款,大概至今要逆轉前行中的巨輪,可能要有近乎神蹟的能量,但想及未來可能還陸續有來的社區天橋,以及生活範圍內那古墓狀的稱聲藝術裝置,這些願景與方案所呈現的「得不償失」、「名不符實」、「付出與成效不成比例」等情況,還是值得分享過去參與的一次「原來唔起天橋都可以改善路面」的往事。

大概是十年前,房屋署已有「見縫插針」的建屋計劃,那次是在九龍區30多年的居屋屋苑,與新近落成的公屋屋邨之間一個原來露天的巴士總站用地上加建上蓋及兩幢公屋樓宇。由於新屋邨未來會連接另一邊的大型商場,所以在區議員眼中,那個舊居屋被孤立了,遂大力要求房屋署一併增建行人天橋,人有我有,同在一系列的天橋系統中,就能美言說是「加強了新舊兩區連繫」。

然而,這所謂的兩區,其實只差一條左右兩邊行車線的馬路,即成年人約10多秒的步行距離,便能到達對面的巴士總站,以及其相連的公屋屋邨新區。舊居屋樓高約只有10層,放一座無障礙升䧏機系統及天穚系統去接駁對面40層高的新公屋屋邨,能有點想像力的都能想像那不按比例的狀態。

房屋署當時負責有關建屋項目的工程師、建築師,規劃師全都對建天橋的建議有保留,但面對區議員的要求與狠批,還是有口難言。我們當時就以受到委託的地區公眾參與顧問身份置身其中。我們作為獨立第三方,一開始時對當區並不熟悉,便抱持開放態度,自行落區搜集資料,包括拜訪九座舊居屋屋苑合共30多間地舖、老人院及社區機構,集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步行路線、對馬路及步行環境的看法,以及最重要的建天橋意見,也街訪了部分居民。

重點在問法,我們先一同回憶及確認他們的生活步行路徑,然後再看圖加想像的去了解新工程有否真的達至加強兩區連繫、改善交通安全,和優化行人環境。我們在他們不反對情況下還以簡單的工具作錄影訪問,結果收到不少居民對新天橋工程的憂慮,包括:「老人院負責人指,其實只有兩條行車線的短短馬路,要是欄著不准過,要人行天橋,老人家心急攀爬更危險」、「天橋的位置會阻擋那座大廈的窗」、「如此接近,何解要天橋?加斑馬線更好嗎?」、「其實轉角那馬路的車轉上來時有些急,那問題更應處理!」。

此後,我們再約關注的區議員進行工作會議,把這錄像訪問逐一播出作為引子,這都是他們熟悉的店舖面孔,大家是沒有政治立場的平心而論。當然,房屋署內部的專業人士,特別是交通方面的工程顧問,也就有關交通的意見提出具體的改善回應及建議,例如詳細解釋在該路段太短的情況不宜加設斑馬線,但可以將轉角位的行人路面擴濶多一個伸出來的三角位,這就增加了人車之間的距離,足以讓行人回頭看轉過來的車時,多了兩秒的安全距離。工程簡單很多,也不顯眼,看不到成功爭取了什麼,但這才是真設計。溝通過程中,議員的改善社區本意是得到肯定,只是方法有所調節。

事情算是妥善的過去了,今天回看可能會認為這議題很少,範圍很細,加上很多未能盡錄的原因,才足以讓各持份者可一層一層去了解要拆解和改善。把想改善的「感覺」的成因,化為具體「目標」,再尋找可行「方案」,把「方案」作比較,評估箇中得失,是否真的達至口中的目標和願景。

可惜,我們都慣了速度,很大的議題都是未了解就要答案。有話語權的,一開始就憑「感覺」跳進了「具體建議」,因為「具體建議」可以爭取。要花時間去準確指出什麼是真「問題」,才讓專家提出不同「方案」去客觀評估比較太花時間。又可惜,沒經深思熟慮的具體建議往往是陳腔濫調,建天橋好,設藝術裝置好,都是慣了的「社區萬能key」,總有人認為有好過冇,無傷大雅。可惜,這些萬能Key建議,真是可以「過猶不及」,因為我們的城市已經太擠迫,更需要的很多時是空間、空氣與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