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的意義是愛國嗎

歷史的意義是愛國嗎

攝:Alex Leung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estroy people is to deny and obliterat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ir history.' George Orwell

喬治奧威爾,是1984及動物農莊的作者,他這句說話是指:破壞人類最有效的方法是,否認及抹殺他們對歷史的認知。

前車之覆,是後車之鑒,歷史常常被視為一面鏡子,映照著人類發展的錯誤與美好。從來沒有人質疑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但是歷史之能夠發揮鏡子影射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建基於其真確度及整全性,只有徹頭徹尾地了解一件歷史,才能有合理的價值判斷。

遺憾地,初中中史的課程不盡不實,這正也是社會最大的反對聲音。

1949中共立國,政治不穩,因此大量難民湧入香港,然而教育局把此句改成「大批企業家黎香港投資」,無疑扭曲歷史事實,並且淡化當時人們對中共立法的不信任,損害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及判斷力。

另外,課程度對敏感避而不談,例如「六七暴動」和「六四事件」並無納入課程之中。在記者會上,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甚至以「雞毛蒜皮」來定性這兩件事,可見教育局為達至提升國民歸屬感的目的,透過扭曲史實及抽走敏感議題這兩種手段,損害中史的全面性,誤導學生的思維。

其實,近日不少輿論憂慮教育局修改教科書,例如「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以及「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這些句子,都被教育局批評字眼錯誤,令社會人士擔心教育變質,課程內容滲入政治元素。以上透過修改課程內容,達至政治目的的手段同樣用於目前初中中史必修課程的政策,坦白說,都是想洗腦。

教協於2015年的調查報告指出,六成二受訪老師表示憂慮中史課程的發展收到干預。而在課程咨詢文件發佈後,六成四教師認為課程有「政治考慮」,反映老師認為初中必修中史是將教育扭曲成為灌輸政治思想的工具,並犧牲了學生接受歷史真相的權利。

六七暴動,是港府於推動民生政策的轉捩點,不少政策甚至延續至今,例如十年建屋計劃、免費教育等,同時,六七暴動無疑令港府加速民主步伐,絕對是香港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部份。

此外,1989年,北京學生透過民運打擊中央的貪腐行為並爭取民主,最終政府以暴力手法驅逐手無寸鐵、無惡意的學生。每年六月四日,香港都有過萬人出席悼念活動。六四事件是永不磨滅的歷史痕迹,縱然這件事揭示了中共黑暗的一面,但我地要做的不是隱藏歷史,而是為學生提供一幅整全的歷史面貌,即係有好、有壞,至於當中的價值判斷,交由學生思考分析,而且從歷史嘅錯誤中反省,這個才是學習歷史的真正價值。

港府敏感課題從課程內容剔除,隱藏中共的貪污腐敗,中國社會的封建面貌,所訂立的課程編排損害歷史的真確性及整全性,將中史列為初中必修只會為學生嘅思想帶來不可挽回的破壞。

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希望人民對其有歸屬感,是自然、正常不過的事,但前提條件人民需要全面明白國家事件,而非透過單單說明國家正面,從而灌輸人民所謂「愛國」嘅政治價值。愛國思想從不是透過洗腦洗出來。

前線的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舌耕及揮翰,寫下不朽的真相,捍護歷史的完整性,一直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