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對抗虐老論壇】邵家臻:在父親身上,我見證過「死都唔入老人院」

【對抗虐老論壇】邵家臻:在父親身上,我見證過「死都唔入老人院」

小麗:人有生老病死,人生最後歸宿係點?

安老絕對唔係小議題,而係每一個人臨尾幾十年,不論階級,不論性別,都有機會要面對嘅命運:沙中線你都勉強可以選擇搭唔搭,老咗有無需要入老人院,你同我都控制唔到。安老院好壞,將會影響在座每一位。

===

現時《安老院條例》落後,根本係虐待老人家,例如人均空間下限只得 6.5 平方米,仲衰過監倉。如果大家有去過老人院都會知道,一入到房只得一張兩呎半床、一個床頭几,對面另一個床位亦都一樣;兩名院友之間就只得一條窄巷。如果長者行動不便,有限空間下護理員難以扶抱。加上人手比例規定同樣奇低,一個夜更護理員可以對 60 個長者,長者入住院舍後,就係就咁瞓喺張床,食大鑊飯,無空間無活動無希望。入住劣質院舍,莫講話復康,連基本照顧都缺乏,老人家入咗去之後殘得好快,肌肉會因為無活動而退化,實際上就係食屙瞓,等死。

因此,經歷雙橋慘劇後,承住政府展開院舍條例修訂,我同張超雄、邵家臻及一眾民間團體,諮詢物理治療師、醫護人員意見後提出「民間 8+8 方案」,睡房、公用空間分別最少要有 8 平方米,即現時公營安老院水平,以確保長者可以被妥善照顧,包括可以雙人扶抱上輪椅、容納足夠復康設備等。

唔知各位有無任何「身外物」。想像一下,閣下入住劣質院舍,儲物空間只足夠擺兩套衫,多少少財物、相簿、信物都無位放——如果我地呢一代老去,可能係高達模型之類。入到去,你將會失去所有記憶、憑證,同其他院友無分別。所以,合理私人空間亦都係對院友人道嘅要求。

DSC_0394

羅致光反對「8+8 方案」 埋沒良心

不過,IQ160 嘅勞福局長羅致光,好叻講大話。羅致光嘲諷「民間 8+8 方案」,反問一般香港人屋企都未必有 16 平方米。佢又叫民間團體唔好咁不切實際,揚言 8+8 會有好多老人院執笠。

第一,「民間 8+8 方案」係指睡房同公共空間(飯堂、藥房等)各 8 平方米(即約 80 呎),如果要類比一般住宅,即係包括埋走廊、大堂、管理處。大家認真諗一諗,咁嘅要求真係好過份?長者入住院舍,分分鐘要住十年八載,我地都唔想佢一入去就瓜柴架?我地只要求院舍睡房 80 呎,俾老人家有空間放多幾套衫,放多幾件私人物品,係好基本人道嘅要求——更何況私院月費閒閒地過萬。

第二,民間團體只要求新建院舍達到 8+8 標準,現有院舍可以循序漸進提升標準。私營安老院根本係一盤食水好深嘅生意,舊區街頭巷尾總有一間在左近,仲有幾間上埋市,我地使擔心佢執笠?再者,政府又唔係無錢,既然私營院舍質素實在太差,政府絕對應該增建公營院舍。點解掌握公權力嘅政府高官,在修訂院舍條例時,就站在私院一方,任由一條條人命淪為搖錢樹,尊嚴盡喪?係咪因為私院好多「掌心雷」?

最近民建聯梁志祥提出「返大灣區安老」。有朋友提到親身經歷,老人家喺大陸受虐至死,家屬投訴不果,反而被諸多留難,三年來連條屍都未攞得返。佢仲話喺大陸,叫做「港式安老院」已經係代表質素較高——我地猛烈抨擊嘅私院,返到大陸已經係質素保證,問你怕未?香港安老問題其實係走投無路,必須要我地親自解決,以保晚景——香港人要在香港安身立命。

院舍條例修訂,我地一定同佢鍊到底!

DSC_0443

鄭清發: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秘書

我地今日身處嘅深水埗區,係全香港人口老化最嚴重嘅地區之一,但老人服務少之又少:公營安老院只得 6 間,日間長者照顧中心更只有 3 間。但深水埗同時有超過 90 間私營安老院,係全港私院最密集嘅地區——公營安老院一路排唔到,於是焗住要入私院。

制度性虐老究竟係邊個造成?1997 年安老事務委員會成立,第一任主席就係,譚,耀,宗。現任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同樣係林鄭粉絲。整個安老政策,歷來都係為私院創造有利營商環境。九七前公私營安老院比例大概係 4:6,今日,公營安老院比例下跌到 28%。現時合資格長者輪候公營安老院最少要 3 年,難怪好多長者都等唔到。

與此同時,即使政府聲稱以「居家安老」為目標,但簡單如送飯、陪診,統統都要輪候。再以深水埗區為例,送飯服務要輪候 9 個月,日間中心更加要排 16 個月。呢啲就係制度性虐老。

DSC_0484

早幾日有幸聽到一位曾經在日本安老院工作嘅朋友分享,慨嘆香港安老政策比日本落後 30 年。30 年前嘅日本同今日香港一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但政府清楚知道未雨綢繆,開始設立「介護稅」(即安老保險)。所有年滿 40 打工仔都需要供款,為社會集體提供安老服務所需資源。如果香港政府一路求求其其加少少生果金掩飾人口老化問題,30 年後,香港社會又承唔承受到?

20 年來,如果唔係建制派保駕護航,安老政策已經會有好大改變。我希望大家用自己手上一票去話俾政府聽,我地唔想見到制度性虐老惡化落去!

小麗:民主派站在生活尊嚴,站在人權立場;我在議會一段時間,見盡保皇黨眼中只有金錢,剝削小市民。所謂「民生無小事」,就係咁解。

DSC_0469

陳樹滿:想問下發哥,在院舍工會多年的觀察,安老院舍從業員又面對咩困境?

鄭清發:

過往院舍照顧員好多都係新來港婦女,但 2014 年開始,政府大規模輸入外勞,現時已有超過 3000 人。現時外勞政策下,連同院長、經理,本地員工只需佔私院員工 2/3,連新來港婦女都好難搵到工。

另一方面,整筆過撥款後,連政府津助安老院嘅薪酬制度都被摧毀,因此難以吸引新人入行。我地而家推動緊設立安老業資歷架構,安老從業員年資需要被承認。

政府曾經在「就業啟航計劃」邀請年青人試做院舍照顧員、護士,結果都未如理想。如果安老業無法建立晉升階梯,根本無辦法令年青人留低。政府必須改革整筆過撥款制度,令同工有公平待遇、見到行業前景,先至會解決到安老業人手短缺問題。

===

邵家臻: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

各位老友記,大家上年紀後,係咪真係感受到社會敬老,更有尊嚴?點解日本同香港嘅老人家,命運係咁唔同?「老友記」唔係用把口講就叫尊重,羅致光用「高齡海嘯」形容老人問題,講到老人家係包袱,有如洪水猛獸,老人家又點會感到被社會重視?

DSC_0550

===

雙橋慘劇後,政府在民間及議員施壓下,成立院舍條例修例小組,用兩年時間檢討條例,再進行公眾諮詢。修例後,由院舍空間到人手比例,以至一旦違規時罰則,無論公私營院舍都要跟進。

過往大家都聽過一個夜更照顧員對 60 個院友嘅荒謬情況——有任何事發生,除咗報警之外都無嘢可以做——呢啲就係我、超雄、小麗等人爭取改善嘅環節。

檢討要兩年咁耐?院舍條例訂立已經係 22 年前,今次一改可能又會沿用多 22 年,所以深刻檢討係絕對需要。

現時全港有 732 間安老院,當中超過 550 間係私營,公營(津助)安老院只得不足 200 間。乜乜愛心、乜乜陽光,乜乜感恩,成行成市,但內裡情況如何,大家心中有數。修例過程中我地揸緊兩點宗旨:第一,將心比己,你願唔願意送你父母入去?第二,你願唔願意、放唔放心子女喺老人院工作?

現時津助院舍請護理員,薪酬大約 $17,000;但私院護理員就只得 $11,000-$13,000——最近宏光護老院工潮,更揭發宏光對外勞不但加班無補水,仲要外勞回水。護理員要處理院友起居飲食、屎尿痰,人工又咁低,試問又點會有人願意做?

我同張超雄在修例小組入面提出「民間 8+8 方案」,但 27 名委員只得我地兩個係咁睇。所以我地聯同民間團體、政黨落區,七一遊行有街站,另外會約見林鄭,之後會有集會,務求要令運動突破樽頸——唔止係老人家嘅事,唔止係社工嘅事,而家跨年齡層、跨階層、跨專業,大家嘅事。我地會搏到盡。

DSC_0548

===

我媽媽都就嚟 80 歲,佢好少打俾我。我問佢點解唔搵我啊?費事煩到我喎。好不孝啊。我回想自己平時有無話過阿媽好煩呢?其實我無,但阿媽都覺得自己好煩,佢都唔想我要陪佢覆診,勞煩到我。呢個人際關係,其實並非偶然,而係同政策有關。政府令「老來從子」由美德成為負擔,長者都會自覺唔想累到屋企人。

今日 6 月 30 日,七年前昨天,我爸爸過身。至今仍然思念,但仍有喜樂在其中。七年前,爸爸身體變得好差,大小便都失禁,媽媽已經無法照顧,同我講,不如去搵院舍。父母幾十年都無嗌交,媽媽任勞任怨,當佢都開口要搵院舍,我就知道照顧壓力已經爆煲。

我喺大學教書,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諗住搵間大概月費一萬嘅院舍。入到第一間院舍,豬欄式設計,所有間隔得半層高,又焗又臭又罨,我二話不說就走人。去到第二間,價錢稍為高少少,叫做有房有窗,叫做無咁差。阿媽開始天人交戰,「死啦,唔知點同老豆講,要送佢入老人院」。當我同媽媽仲商量緊點樣開口,爸爸就突然離開。我同媽媽鬆一口氣。

父親離開係一件好難過嘅事,但如果佢最後一段日子喺老人院度過,只會更難過。雖然媽媽話過,最多每日一起身就去院舍陪佢,天黑煮飯至返屋企,但相信我同媽媽都依然會好愧疚。有朋友問我點解會對院舍條例修訂運動咁肉緊,除咗我知道事情同廣大長者有關,更加係因為我嘅心結——在父親身上,我見證過「死都唔入老人院」,唔係抽象,而係真實喺我生命發生過。

===

最後,現時對劣質私院嚟講,院友形同人質。我係虐老啊,我俾燒賣佢當飯食又點啊?我將三條尿片疊埋一齊又點啊?長者有褥瘡又點啊?擺埋上網又點啊?你釘到我牌咩?你敢釘我牌咩?你接管啊?大鑊到康橋性侵院友事件,全社會怒吼,政府都唔敢接管啦,你接管啊?私院就係知道去到最後關頭可以「Show Hand」,有恃無恐。

要徹底改革香港安老服務,修訂院舍條例只係第一步。記唔記得我地細個嗰陣,成街都係私立中學?開頭有 7 成私立,3 成官立,但多年來政府逐步吸納成津貼中學,現時私立中學已所餘無幾。安老服務都一樣,長遠必然係以公營化為出路。現時安老院係 3 成公營、7 成私營,未來應該逐步扭轉為 7 成公營、3 成私營,而且私營院舍質素應該要比公營更好,而非更差,公營院舍應該要同公營教育、公營醫療一樣,成為所有香港人必然享受到嘅保障。

在座黃伯,已經 94 歲,都仍然上街怒吼,我地做細嘅,又點可以唔出聲?

DSC_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