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還是福地嗎?

香港還是福地嗎?

每次聽到鄰近地區的天災人禍,安坐家中的香港人總愛奔走相告:香港真是福地呀!是的,在後英殖時期至今,香港因為天災而導致嚴重傷亡的事故不算多(但人禍在近年倒有增加的趨勢),於是大家仍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活在福地樂土。

香港真是好風水的福地嗎?

在十九世紀,香港是一個原本連道光帝也不知道的南方一小隅清國疆土。當殖民初者到臨,半數士兵因為抵不住温病瘴氣,正如廣東俗語所指:「櫈都未坐暖」,已要到快活谷長眠。那時的香港,是英國人聞風喪膽的魔域,隨時一去不返,是故時人創出了:「香港,你去埋我份」的諺語。

香港早年一直受疫症困擾,如果大家身處十九世紀的普慶坊一帶,只會見到人間地獄而非福地。但在那場奪去數千生命的鼠疫後,政府加強了公共衛生及修訂建築物條,才遏止疫症再次肆虐的機會。

也許有些人認為,香港是福地,是指她不受地震影响云云。但香港受到風災的威脅,其殺傷力實在不亞於地震。遠至甲戌、丙午等風災,罹難人數都是成千上萬的。但到近日強勢直逼温黛的天鴿來襲,香港人已可以去碼頭「賞風」了。於是一群人又有「福地」讚歎,而不知這「福地」是由無數在風災中犠牲的生命換來的。政府汲取了多年來的教訓,大大改良了(不是優化,何優之有?!)風災的預警系統、建築物和交通系統承受烈風的程度、以及社區的支援運作,才令我們在風暴下安然渡過,在風暴之後又可立刻恢復社會運作。

當豪雨成災,我們看到鄰近地區的建築物整座倒塌,又自詡一番「福地」之際,其實是善忘的香港人忘記了觀龍樓的慘劇。作為一個山城,山泥傾瀉是我們命中注定要面對的自然災害。而在觀龍樓遭山泥活埋的市民,換取了政府重視維修及監察,及設立警報系統,防止了慘劇再發生。

如果大家認為香港是福地,就該明白這「福地」是透過一套人本、嚴謹並有效的系統所經營出來。這套系統會對每個事故作出檢討,並實行「防止問題重現」的方案,令市民的生命財產更有保障。在早年間,一但這個系統受到干擾,如當中有高級的人員涉及疏忽或瀆職,除了即時要公眾交待並作出矯正外,涉事的官員也會在輿論壓力下辭去官職,不會老着臉留下來。

但如今,香港還是福地嗎?

我們看到,近年若有事故出現,政府只會在壓力下才成立專責調查小組,而非自動自覺。甚至對一些事情,如早前的鉛水事件、多番出錯的民航系統、已說明有安全風險而鄰近香港的核電廠投產等,採取放任態度;有政治爭議的,如旺角騷亂,簡直是不聞不問,完全沒有意欲去解決問題。而近日沙中線接連發現恐怖的工程事故,若不是二判被欠薪而當上吹哨人,而所涉的承辦商又剛好不是中資,也許要待這些豆腐渣崩塌之時,我們才意會到香港的淪落。

最可悲的是,每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後都涉及不少人員,如果這些人員,都因為某種原故,對工作的嚴謹及責任都不再堅持,大家做事的態度「返祖」到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群像「差不多先生」,香港的軟件將會崩潰,撤撤底底的成為中國二線城市。

到時,香港還是福地嗎?不曉得。說不定,那時的香港,一個事故,罹難人數總不多於三十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