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地說農》之五:剖析農業園(中篇:設計)

《在地說農》之五:剖析農業園(中篇:設計)

農業園的規劃:

就如一棵聖誕樹,政府將它想到的東西都放進去。不過,很多時連基本構思也未搞清楚。

根據政府的資料,農業園分「傳統農業」、「有機種植」及「現代化耕作」等幾部份。有機農場及常規菜場相信爭議較小,但「傳統農業」還包括花卉種植,這部份政府至今仍未能解釋清楚。在香港,菜場與花場很多時是兩個不同行業,花場部份業務其實不屬本土栽種,例如在農曆新年前由國內運來大量年枯、年花,本地花場負責的只是暫存,然後銷售。這類轉口式的業務,恐怕不應該在農業園內出現,但政府至今仍未有清晰說法。

更無厘頭的是「現代化」農業。政府至今仍未能解釋到,它究竟是甚麼樣的農業模式。如果主要是水耕場等環控模式,那大抵選擇一塊棕地,甚至修復的堆填區來做便可以了,無需放入農業園。政府不是打算先破壞蕉徑的優質農地,然後發展無土栽種的「高科技」農業吧﹖

農業園的規則:

就如重新洗牌,將蕉徑舊有的耕種、生活模式,統統改變過來。

雖然蕉徑荒廢農地達七成比例,但畢竟仍存在一定種植規模,菜站依然運作,農地附近亦住了一些寮屋居民。農業園發展對當地的農民、住戶來說,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政府的回應相當後知後覺,待反對意見廣泛報導後,才開始着緊處理。其實政府文件早已提及,受影響農民、住戶的數目其實不多,要逐一聯繋和溝通,真的這樣困難嗎?

還有,由於蕉徑的寮屋居民及農民,大多不是地主。政府公佈農業園計劃後,地主往往會有另外的打算及期望,這些問題最終還是會由當地人來承受,最壞情況便是被迫遷。政府不能迴避計劃帶來的間接責任,否則難逃「借刀殺人」嫌疑。

農業園的建設:

就如一個複雜的基地,由漁護署自行擔演管理公司的角色。

農業園的構思,大抵並非由農業角度出發,而是「環保園」、「科技園」等思維模式的伸延,總之政府要表態支持XX行業,就一定要有一個XX園。這意念其實不符政府部門的行政風格,政府對業界的管理和監察,多傾向可以不做就不做,但農業園就不成了,由前期的規劃設計,中期的水利基建,以至落成後的租用管理,都要由漁護署等政府部門負責(不肯定以後管理工作會否外判)。

由政府管理農業園,好處是風險低,近年農夫租地越見艱難,租金越來越貴,租約越來越短,相信不少農夫也寧可選擇向政府租地,至少不用擔心突然被迫走或大幅加租。但其缺點是要承受官僚之弊,農業園將來運作效率偏低,相信是可以預期的事。現時負責農業園建設的顧問公司,本身又不諳農業(接觸過他們自會清楚),由外行人主導整個項目,實難令人安心。

首兩篇文章,指出了不少農業園項目的問題。也不要一味鬧,最後一篇將會提出一些建議及修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