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治化」作為一種spin

「政治化」作為一種spin

沙中綫醜聞令五名港鐵高層離職或提早退休,前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回應事件時表示,辭職是因為過去兩個月,「政治化環境」令他難以履行職責。言之下意,即認為(主要)問題不是出在他身上,是傳媒譁眾取寵,市民反應過大,形成一種動輒得咎的社會氣氛,干擾和打擊做正經事的人。在這種不利環境下,他迫不得已辭職。

將問題「政治化」的這種論調,一直有留意新聞的人聽過不少,通常出自要護短的建制派口中。這種spin過去頗有效,因為它切中搵食至上的港人心態——這也多得大台報道新聞的手法。但凡有較具規模的示威,大台記者總會訪問附近商店老闆,好多時會收錄咁既回應:你示威還示威嘛,咪影響我做生意呀!經濟民生和政治長期被人理解為互不相干的兩回事,搞政治的只會搞亂檔,令香港的經濟發展受損,人人受害。

政治,就是這樣被人妖魔化——筆者並非說,以政治角度思考和介入社會議題,一定無往而不利。所謂政治化,是好事或壞事,要看具體脈絡和採取的措施。筆者不同意的,是那些把握港人保守心態而賊喊捉賊的人——刻意去政治化,或抽空地指控人家政治化,本身也是一種政治化伎倆。判斷是非黑白,得基於客觀事實,再有賴恰當使用道德原則,權衡輕重或利害。

以港鐵為例,造假、沉降、滲水等醜聞不絶,揭發港鐵監督問題的關鍵人物,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曾批評,港鐵有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工程部門甚至出現以為可隻手遮天的「土黃帝」。潘焯鴻又指,早在17年1月便去信禮頓反映港鐵的工程問題,當時禮頓已知會港鐵。若潘所言屬實,港鐵是一早知道問題所在的。作為港鐵高層的黃唯銘有很長的時間撥亂反正,為何在紙包不住火後,才歸咎過去兩個月,政治化的環境變得極之困難,使他處理工地事務時,難以履行一個專業工程師應有的職責呢?

順帶一提,潘焯鴻不點名批評總承建商禮頓是本港建築界「毒瘤」,形容他們「連政府都唔驚」。林鄭據說會全力追究港鐵醜聞的禍首,不知敢不敢打大老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