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仲有乜吸引力?

香港仲有乜吸引力?

近期不少外國明星秘遊香港,她/他們有沒有來掃貨,筆者並不知道。但據報道她/他們不是忙著往尖沙咀買名牌貨,而是深入民間,了解香港人地道生活的一面。譬如The Rock,他單人匹馬逛楊屋道街市,還在一條陋巷做運動和留影。之前長澤正美則現身碼頭,同期三浦春馬就遊電車河,在(疑似)舊上環街市前面拍照留念放上網。

為何這些明星來香港,專揀一些老老土土的地方遊覽呢?這個不難理解,因為這些地道生活的文化事物,是香港瑰寶,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亦無法複製的文化資產。而旅行的意義和價值——特別對見慣世面的人來說---就在於陌生感的追求,短暫抽離於重複而刻板的生㓉。人生,實在太單調而無聊,人一世物一世,工作之外,置身於陌生國度,暫時模擬另一個世界的人怎樣過生活,起碼是一種對日常異化勞動的補償。當然,補償的方法不止一種,有些人旅行,旨在掃貨、衝景點和追求感官的新奇刺激,也有不少人是喜歡見識異地風土人情,不熱衷於視覺和味覺的神奇之旅,不貪求宏偉建築或名勝古蹟的絕世驚豔。

作為旅遊城市,理應在二者之間取其平衡,重量也重質。可笑是旅遊業界的頭目只關心訪港旅客的數字,背後其實視香港為一個大商場或主題公園。香港地方小,沒甚麼知名古蹟,他們便想方設法要求政府加強硬件建設,如郵輪碼頭或主題公園——建造業界有生意做,當然歡迎。思考邏輯仍停在強化購物天堂美譽的層次,而不知深度文化旅遊之時代意義。但香港的商店所賣的名牌貨有多少是本地生產的呢?只要其他地方改變稅制,旅遊景點設施又大幅提升,相比之下,香港還有多少具吸引力的賣點?去迪士尼為甚麼一定要來香港?

更可恨的,是香港還有領展和市建局兩隻大怪獸,不斷把本地的風土人情和社區生活連根拔起。凡事只往錢看的這兩隻怪獸,美其名為改善居民生活,實質只是趕走原來的使用者,引入連鎖店集團和惡俗的建築設計、品味。別說外國明星無興趣去他們旗下的商場和新廈打卡,像發哥這類人也寧願去行山去九龍城,也不會去這些無人情味的地方逛吧。對香港有感情的人,會喜歡以往的囍帖街抑或現在裝模作樣的利東街?領展和市建局說增加商場的競爭力,或釋放原有土地設施的潛在價值,到頭來只為製造更多掠水機會,大做地產生意,把原本居民的生活資本和依據轉換成利潤,令其股東或高層豬籠入水。

香港的特色便是毁於一班欠文化修養和品味、只知巧取豪奪的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