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水喉漏水】境外買家對香港房屋問題影響有幾大?

【水喉漏水】境外買家對香港房屋問題影響有幾大?

今日房屋署署長應耀康出席區議會會議時表示,非本地買家佔2018年上半年房屋買賣只有1.2%而已,讓公眾都以為境外買家對房屋問題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實況又是如何呢?

署長口中的1.2%的境外買家數目,是與所有房屋交易的整體宗數來比較,但若果就2018年上半年的實際宗數來看,要付「買家印花稅」即身份為「境外買家」或「公司」名義購買的住宅成交數字就高達2,153個,足足佔了半年新房屋單位落成量(6,620個)約三分之一。

換句話說,平均每3個新房屋單位供應,就有1個流失到境外買家手中,或是被公司買入作潛在投資炒賣或避稅。可知利用公司購入物業,對境外買家而言,不僅與用個人身份持產所交稅項分別不大,甚至比起本地買家用公司買樓更有吸引力,日後還可透過「公司股權轉讓」避稅,更易放售予其他境外買家。講清講楚實質宗數,是否仍然覺得沒有問題呢?

再者,署長說的1.2%,基本上無視了外地人士可以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方式來借殻買樓,因為現今官方房屋交易數據,仍沒計算有多少單位交易,是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方式流出境外買家的。

本土研究社日前發佈《富稅難收》的研究報告,調查以公司股權轉讓的住宅交易的百多宗個案,就揭發當中六成個案涉及非本地永久居民、外地個人及公司買家,形同「水喉漏水」,成為了境外資金走入香港房屋市場的避稅後門。

那1.2%這個數字,就是政府隱藏境外資金對房屋問題嚴重影響的「掩眼法」!

政府官員刻意淡化、無視境外資金流入房屋市場的稅制漏洞,為了維持房地產利益,不惜犧牲市民的居住需要。搵咁多地招待全球境外資金,是否有點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