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小西:施政也是個文化問題

【文化論政】小西:施政也是個文化問題

最近,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了一年一度的《施政報告》。一如過往,文化界的朋友把《施政報告》中與文化產業、文化藝術、活化工廈等等相關的章節剪輯,並張貼網上或私下流傳。或許,因為特首今年在《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實在太過震撼,5000億的造價也太聳人耳聞,加上新一份《施政報告》在文化藝術的政策上,也不過是沿着過去幾年的「文化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大方針走──即相信政府該採取擴張性的文化政策,通過增加文化需求促進文化市場增長──正如歐陽檉上星期在本欄中指出:「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算是不過不失,但也沒有驚喜。就像朱鎔基總理說過的昔日中美關係一樣:好又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本欄,2018年10月15日)

「功能組別化」社會中的「文化政策」

但何謂「文化角度」?所謂「文化政策」,就僅僅侷限在一地的文化藝術發展的施政方針嗎? 或許,深受殖民時代的「功能組別化」的思維影響,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方面一直沿用「照顧與平衡各個界別利益」的方針,是典型的「行政吸納」管治模式。當然,這一場所謂「照顧與平衡各個界別利益」的遊戲,在現實中也不見得各個界別都真的平起平坐,能夠在政策層面分餅分到多少,主要還是看你的財力與政治實力。但「文化政策」就僅僅是文化界在這一場分餅遊戲中的界別資源分配方略嗎?「文化政策」又是否跟政府的其他政策完全無關,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文化的歸文化?

然而,若果套用台灣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的話說,所謂文化政策,其實是指「一套整合的機制,以文化為核心思維,以這個思維去檢驗政府這個機器,檢驗它本身的結構是否符合文化的發展所需,檢驗其他的齒輪是否配合文化的發展,檢驗機器運轉的方向是不是一個文化所能認可的方向。」歸根究底,文化政策的核心關注是:「到底一地人民希望過一種怎樣的生活?」,而文化政策的責任則在於成為政策的整合機制,讓政府各個層面的政策均符合一地人民的文化願景(Cultural Vision)。

從文化觀點看施政報告

但何謂一地人民的文化願景? 政府各個層面的政策又如何跟一地人民的文化願景相關?就以《施政報告》中直接跟文化藝術界利益相關的「文化藝術」一節為例,跟去年的《施政報告》相似,「文化藝術」都被撥歸「宜居城市」一章當中。按《施政報告》中「宜居城市」一章的解釋﹕「『宜居』的生活環境,可以令香港人活得開心、有希望、對前景有信心,對香港有歸屬感。隨着社會進步,市民對「宜居城市」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我們除了要解決土地和房屋供應的迫切問題外,也會致力發展便捷的交通、綠色的郊野、美麗的海港、可持續的環境、具歷史氛圍的文物、以至高質素的文化、藝術、康體活動和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大家嚮往在這個地方落地生根。」換言之,所謂「宜居城市」,關注的其實是「到底一地人民希望過一種怎樣的生活?」的問題,也就是一地人民的文化願景。如此說來,從文化的角度看,文化願景不單與該地文化藝術的發展相關,若按今年《施政報告》的分類,更與本地的交通運輸、環境及自然保育、動物福利、城市管理、文物保育、體育發展、安全城市等相關。但問題是,在這些相關的政策範疇,施政者又有沒有注入負有政策整合作用的「文化觀點」,以符合一地人民的文化願景?

其實,同樣的「文化觀點」也可以應用到《施政報告》中「良好管治」、「房屋及土地供應」、「多元經濟」、「培育人才」、「改善民生」、「與青年同行」等各大政策範疇上。若果沒有「文化觀點」的政策整合,所謂《施政報告》也不過是一場在「功能組別化」社會中零碎的分餅遊戲。香港未來能夠擁有一份具文化願景與視野的《施政報告》嗎?或許,我們首先需要的,是本着「文化民主」的精神,來一場貨真價實的「文化大辯論」,共同形塑我們的文化願景。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

文章刊於2018年10月22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