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金庸小說之妙用

金庸小說之妙用

金庸先生離世,社交媒體上一片哀鳴與惋惜之情。不少朋友分享讀金庸小說的經驗,憶述受薰陶或啟蒙之經過,慨嘆影響幾代人的文壇巨匠一去不返。在香港,確實很難找到另一位作家有金庸先生超然的地位,作品又家傳戶曉,雅俗共賞到一個地步:其筆下的人物、故事以至細節,往往成為一般人的共同語言及回憶。

金庸武俠小說早就成為香港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曾有酒家推出金庸宴,取材自《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的菜餚款式---這種例子未算常見。但金庸小說,除了本身的魅力,還衍生大量電視劇、電影、漫畫以至電腦遊戲、手遊等等,造就引人入勝的娛樂。以香港為例,早於六三年,《倚天屠龍記》已被改編為粵語長片,由林家聲飾演張無忌。

七十年代佳視開拍《射鵰》和《神鵰》,無線急起直追,先後推出《書劍》和《倚天》,更於八九十年代再拍一次射鵰三步曲等作品。小說加上電視劇,在多媒體興起前,覆蓋面和滲透力非同小可。金庸創作的小說人物,武功奇特,遭遇曲析離奇;主角所處的江湖,又充滿出人意表的戲劇元素,不論藉文字或拍攝的方式呈現出來,都能俘虜讀者/觀眾的心。小說本身的成就和吸引力,在大環境配合之下,使金庸筆下人物發揮一種不常見的文化功用。

「這個人很岳不群」、「他和韋小寶一模一樣」、「現實世界不會有楊過和小龍女」這種話,相信不少人聽過。金庸小說人物,成為一個有文化意義的符號或代名詞,並非偶然。如果金庸小說不是膾炙人口,一般人對其重要角色沒有很深的印象,我們在交談時便不會借用他虛構出來的人與物了。為免溝通上的誤會或麻煩,我們情願說「這個人是偽君子」,而不會以「岳不群」來形容他。

但為何可以的話,我們會喜歡用類似密碼或代號的方式來表達意思呢?筆者估計,借用流行文化的資源有一種語言的樂趣。一般來說,人有抗拒單調和重複的傾向。把虛構的小說人物套用到現實世界的人身上,假如又比喻得貼切,會有一種玩智力遊戲的滿足感。此外,這亦代表溝通雙方有共通的認知背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連繫會因而更微妙,更有火花。

所謂文化,往往很抽象,很難捉摸似的,但日常生活其實又無處不在。金庸先生雖不在,但他創作的人物,並不會那麼容易被人忘記,因為,那些都是我們重要的、有生命力的文化資產。即使小說的讀者群萎縮和碎片化,但說不定他朝我們會戴上VR的頭盔,以第一身投入金庸的武俠小說世界,扮演黃蓉、小龍女、令狐沖、段譽等人,闖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