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時代變,又一間消失小店

時代變,又一間消失小店

「港珠橋大橋通車了,應該會多點回家吧?」

面對這類問題,我總是不太懂得回應,因為一直覺得多與少只是相對概念,難以確切說準。然而,每當我知道自己又錯過了一些小城的重要變革時,我就會覺得自己回家的次數太少。而最近一次有這種感覺,就是得知巨記停業之時。

也許是因為自小居於內港舊區,位於庇山耶街的巨記對我而言,從來都不是那些「必食」、「不能錯過」的遊客之選,它就其他老店小店一樣,是有如空氣一般的存在;間中到那裏吃碗雲吞雞腸麵,喝杯山渣雪梨茶,不是朝聖和打卡,而是生活。

對巨記這種平平無奇的印象貫穿了我整個童年,而真正開始發現它的特別,始於一位來自香港的前輩。

大學畢業以後,我到了一家雜誌社工作,而第一份獲分派的採訪工作,是長洲的太平清醮,但就在我開始計劃翌日的採訪行程時,一份資深的同事忽然提議:用他的澳門木雕神像題目和我的太平清醮交換,這樣我就可以在工作後回家,也省下一程船票。我聽罷,覺得是個好提議,遂同意交換,豈料在雙方確認好行程後,同事才補上一句:「忘了說,L也會一起訪問這木雕師傅。」

L就是雜誌社的顧問,是個在傳媒行業打滾了十多年的老前輩,平日極少露面,只有在極關鍵的場合才會現身;初來乍到的我一直只是從同事口中得知L的事跡,萬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個採訪就是與他同行,既驚且喜。

訪問當天,L前輩準時到達我們一早約定的見面地點,再隨我一起走到木雕師傅的店,開展了一個長達兩小時的訪問——過程中當然由L作主導,我就一邊插科打諢,補問一兩句,一邊擔憂著自己的表現如此不濟,完成訪問後要捱多久的罵。怎料訪問一完,L的第一句竟然是:「好肚餓,一起去食個麵吧!」和TVB的膠劇沒有兩樣。

於是我就將L帶到巨記,心想:要「醫肚」的話,這裏應該安全之選,卻沒料到L對這裏的雲吞讚不絕口,大讚是香港少有的散尾雲吞,更由此談起了廣東、澳門和香港的不同飲食文化,教我聽得如癡如醉,也因為這樣,令我對這家麵店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和憶記。

那次之後,我和L接觸的機會變多,間中也會說起那天的事,說起那散尾雲吞,然後L打趣的指自己會被拒入境,未必有機會再嘗美味;而我則會笑說,反正那是家老店,十年八載後應該還會在的,我們鬥長命。

但你說,我又怎會料到,巨記停業的原因,不是因為出品質素下降而被食客離棄,亦不是因為老店沒有傳承的人選,而是因為未能民政總署要求,按50年前提交的圖則,回復原貌;或遞交新圖則裝修店舖(按店主親屬表示,因為他們並非業主,而業主亦已過世,故他們無權修改圖則),故不得不停業。

以法規保障食店顧客的安全,實屬正常,但假若真如店主親屬所言,未能守法之原因乃不能而非不為,那麼政府方面是否應該有一套彈性手法去處理事件?而按媒體報導,巨記只是眾多面對這情況的老店之一,被停業的店恐怕陸續有來,果如是,澳門這「美食之都」招牌能靠甚麼撐起?難道是那些可以大條道理申請資助的文創魚蛋嗎?抑或眾多價錢昂貴的過江龍名店?這問題,不只官員,就是每一位澳門民眾,也需要思考、回答,只因沒有了澳門人的參與,再多的名號也是徒然。

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