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18年,有過甚麼好的體驗呢?

2018年,有過甚麼好的體驗呢?

「世間萬象盡在於此,端看我們是否有幸能夠體驗它。」這是《我們在存在義咖啡館》的壓卷語。

如果我們希望有自由體驗世間的萬象紛陳,你首先不能生於中國,因為在那個國度,你只能夠體驗黨容許你體驗的事、黨認為是正確的事,那就排除了很多的事。

我亦越來越覺得香港也不是合適的立足之地。你想一想2018年你擁有了甚麼。那是由年初浸會大學那個刁鑽的普通話考試開始,到DQ再DQ,到一言堂突然爆出「明日大嶼」,以至一個應該關懷世界的嶺南大學校長,竟說沒有人會為了環保或氣候變化而放棄更好的生活(也就是放棄自利)。也許在香港,你就只能夠擁有這樣的體驗。也許可以說,就連應該是最自由的大學,也越來越仰人鼻息和不自由,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是更令人窒息。

且別說微觀而言,你在生活上體驗的,總是一如既往地,是那些令人沉悶的連鎖店和連鎖商場。

有可能更可悲的是,當你問自己2018年,有過甚麼好的體驗呢?你感到語塞。我亦幾乎估計得到,你的體驗更只會走向更糟,那顯然是趨勢。如果我會想起要不要回去香港,我就會想到《23條》不日立法,到時說錯了話就要坐監,難道你想回去體驗牢獄生活嗎?Time is running out。我們的確一直都與遲早立法的《23條》進行時間競賽,在有限的時日裡,既儘量講我們要講的話,把握著倒退中的自由,也同時要為未來打算。當你被關進牢中,你就失去了所有牢獄以外的體驗,具體地失去最多的自由,你就只比死亡高一籌。

當我身在香港,我感到我們也像是被關在一個籠子裡,這個籠子有它的規矩以至紅線。這些社會契約,由官、商、學的上層人士所譜寫和協奏,束縛著我們以及社會的運作模式。當我身在台灣,我好像鮮明地遙望著香港這一個籠子,懷疑自己為甚麼要被關在籠裡,被這些官、商、學所控制著;同時也看到那些官、商、學人士也繼續在這個細小的籠裡,不知道為著甚麼而奮戰著。我感到大家都是無謂,在創造著一些世上最糟糕的體驗。

展望將來,我們都只有有限的生命。到底你仍想在這段生命中有怎樣的體驗,是你每一個時刻都要問自己的關鍵問題,那也影響著你未來立身處世的選擇。「世間萬象盡在於此,端看我們是否有幸能夠體驗它。」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