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凱滙大賣之時,想起舊觀塘

在凱滙大賣之時,想起舊觀塘

圖:麥當勞和旁邊仍是櫃員機的裕民坊一角,是我對舊觀塘的重要記憶

澳門以外,觀塘是另一個我很有感情的地區。

這是因為在大學畢業的頭兩年,觀塘是我生活的重心——居住、工作都在這裏,亦因為收入有限,加上要支付租金,負擔不起太多的使費,所以消遣也多在觀塘,令我開始留意這個社區︰哪家小店的老闆最有人情味、哪裏能找到想買的東西等等,還有那通宵工作後衝去裕民坊麥當勞吃早餐、在鐵皮屋前乘小巴到中大等等,回憶處處,正因如此,我一直都留心觀塘重建的情況,也為之肉緊。

小太古城的荒謬

大家或對「小太古城」這詞沒太深印象,但我卻對之有深深的記憶,因為這關鍵詞曾經令當時居於觀塘的我為之動怒,它正是市區重建局對觀塘重建的定位。

2014年的2月25日,市區重建局公佈,邀請發展商即日起就觀塘重建第二、三發展區提交意向書,雖然說不以豪宅作宣傳,但口裏說不,面對鈔票時身體卻很誠實,該項目將興建四幢、約一千七百個實用面積六百至八百呎的住宅,將觀塘改造成「小太古城」。

當時的我看見這公佈,即時的反應是問了句:傻的嗎?事關當時的觀塘,是個在貧窮數據中顯示有貧窮人口達15.7萬,屬全港之首的城市,要在其中建豪宅,打亂、破壞該區居民的生活質素,除了荒謬,更是恐怖。

但市建局的「偉大」計劃當然沒有改變,而觀月·樺峯的出現,正式打響了士紳化的第一槍。

劃破天際線的觀月·樺峯

第一次留意觀月樺峯,源於2012、13年時在apm三聯打書釘,不經意地從大玻璃窗外望的那刻,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極不和階的天際線︰眼前裕民坊的建築群都以灰暗色調為主,高高低低,略帶破落之感,但再把目光放遠,只見一座橙黃色外觀的龐然大物於視線的中央出現,有如平地一聲雷般,在其餘的樓群中,以亮麗色彩和突出高度把你的眼球抓住,那是市建局與信和置業合作,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之一的觀月.樺峯。

天際線的構成,其實暗暗說明了某城市、某地區的政經局勢與權力分佈,如工業革命前的歐洲,城市中最高的建築物必然是教堂;而工業革命後,則由工廠取代其位置。類似的想法放回觀月.樺峯的例子上,正正就能告訴你,這棟觀月.樺峯會成為觀塘區一時的「霸主」(只是一時,因為下一棟高樓出現後它就會被超越),對這社區的未來起著重大影響,而它的定位,正是豪宅——一座建於低收入區的豪宅,一種令高消費能力人士帶進觀塘,然後以消費水平的改變,逐步將該區原居民驅趕、取代。

由飛鵝山而來的富人

而隨著裕民坊的舊店逐步圍上圍板、貼起封條,我們又再迎來了凱滙。

凱滙早前開賣,反應極為熱烈,發展商一再加推,而我特別留意的,當然是單位價格和一眾準買家的反應。

據報導所述,凱滙呎價為17000元,以最細單位452呎計算,單是樓價已近770萬元,而其餘兩房及三房價格更逾千萬,比起當年觀月.樺峯的780萬入場費相差不多,只是當時這價錢買入的觀月.樺峯是豪宅、貴樓,今天的凱滙卻是「平價多人爭」和「好吸引」,可見香港樓價增長之快和狠。

而眾多準買家當中,有三位令我特別印象深刻,一位是由飛鵝山而來,斥資買入三房單位,並謂不用套現原有物業也「負擔到」的李太;另一位則是以逾千萬買入兩房單位的投資者孫小姐,與丈夫手持多個投資物業,如工商舖、住宅單位和車位的她表示,這樓盤「好難得」;最後一位,則是居於觀塘廿八年,等重建項目落成已有十年的李生,自言月入六位數字的他表示,「對觀塘有感情,呎價3萬都買」。以上三位買家,背景不同,但都是具高消費力的中產(以收入來計)或富人,其中首兩位更明顯不是觀塘人,最後一位雖然來自觀塘,唯其月入水平,早已不是一般打工仔能企及,果如是,我們要問的,就不再是誰人能上車,而是這群本來不屬於觀塘的人上車後,把誰趕了下車?這群下了車的人,面對這個早已變異的社區,又可以怎樣?

構思文題時,我為著「舊觀塘」一詞有過猶豫,畢竟我搬離觀塘不過四年光景,記憶中的那個「舊觀塘」其實距今也不過四年,但看看今天觀塘的面貌,這個「舊」字絕對沒有任何突兀,突兀的,可能是我們這個用四年時間已經足夠改天換地的城市。

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