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高爾夫球會的幕後——為何 38 位經濟學者不可靠?(十五)

高爾夫球會的幕後——為何 38 位經濟學者不可靠?(十五)

社會有強烈聲音要求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土供組報告仍只是提議收回部分用地,但香港哥爾夫球會已非常不滿,在多份報章刊登聲明,大力反對有關建議。球會認為土供組建議忽略了粉嶺高爾夫球場對本地高爾夫球發展所作出的努力、生態和歷史價值,以及球場對香港國際地位所作出貢獻。這些理由其實早已被人一一反駁過,除了2013年審計署報告,港大講師阮穎嫻在《高球場建屋最符合社會效益》中,也論證過保留高球場的理據為何不成立。當中提出了一個很有力的觀點:

「高球會會員享受的是奢侈品非必需品;窮人、中產的是必需品而且受惠人數眾多。所以用來建屋的效益,比私人會所之用,根據功利主義對社會整體更大。這不僅是公義問題,也是效益考量。」

香港哥爾夫球會當然不同意。香港高爾夫大聯盟召集人劉家樂出席電台節目時便表示,若收回球場,銀行和投資者將失去傾生意的地方,對香港經濟和形象有大影響,「國際金融中心點解成日話要有高球場,其實高球場好多投資者,會揀一個咁嘅地方傾生意或傾談,可能貪入面比較靜,亦無咩其他人偷聽到佢哋啲秘密」,又稱若收回高球場對香港經濟和形象有很大影響,甚至連跨國公司都可能不再選擇在香港設立亞洲總部,希望政府不要因小失大。這個無左高球場香港會好晤掂的講法,在商界向土供組提交的意見書中亦見到。多間大企業的高層表示,要在高球場款待(entertain)國際商業夥伴。若不能再在球場款待夥伴,公司生意會受到負面影響云云。

但傾生意的地點有很多選擇,沒理由一定要去高球場,去高球場亦不一定去粉嶺。如果粉嶺高球場與眾不同,無可代替,能大大提升商家的競爭力,那商界應該以巿場價去獲取這項服務,而不是靠搵政府著數,用象徵式價錢租用大片土地——香港最珍貴的資源。這無形中是政府向商界發放巨額津貼或福利。商界搵生意,理應靠自己本事,而不是夾政府賣大包。像雷鼎鳴這些主流經濟學者,過去一直宣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力反對派錢搞福利,認為應該幫人自力更生、自我增值。如果他們立場前後一致的話,那好應該一早出來反對政府明益商界,向商家變相派錢,令他們不思進取才是。但至今我們只是見到38個經濟學者聯署力撐人工島,不見有經濟學者聯署反對向商界授之以魚,為甚麼呢?

當香港的希望指數急跌至全球最悲觀地區第5位 ;當香港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買樓最難城市;當全港有近21萬人居於劏房;當五成年輕人表示想移民;當政府可以徵用迪士尼樂園旁邊曬了多年太陽的填海地,用來重置粉嶺哥球場;土供組仍只是建議收回小部分高球場土地,政府甚至隨時力保高球會的利益,不動其分毫,究竟這樣的國際城市還有甚麼值得自豪,自豪到要保住高球場,而非善用其土地盡量解市民之困?筆者以前也說過,粉嶺高球場是一塊照妖鏡。富豪有廉價使用土地打golf的特權,香港人所感受到的各種壓迫和不公義,都集中投射到這片土地之上。假若政府怯於商界強權,不敢收回高球場,恐怕連政府內部的人都會質疑自己是幫兇,有份令香港人的居住環境和條件惡劣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