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大家都有120歲

當大家都有120歲

羅致光局長昨天上電台,替政府刻薄長者的新政策辯護,爆了一句「當大家都有120歲時,60歲就是中年」,立即成為網上被人惡搞的熱門題材。

或者在處理沙中線醜聞時,改標準改到上了癮,現在連應對人口老化問題,都用類似的搬龍門伎倆:變換界定問題的準則,使原本問題消失。按此邏輯,不少網民取笑羅致光:那為何不索性再誇D,當大家都有200歲時,100歲先至係中年,即刻連「高齡海嘯」都DQ埋,香港再沒有老人,政府不需要花錢在安老服務上,又有更多錢可以用來填海和搞基建了。

有點常識都知,即使科學昌明,有資格做人瑞者都不多,莫說活到120歲。出名IQ高的羅致光不會不知,他吹到咁誇,是想帶出:當人類壽命普遍延長,長者年齡的定義也要隨之而變,這也是國際大趨勢。但他只是選擇性咁講,如果真的要講國際大趨勢,沒理由不提那些進步而富裕的歐洲社會,怎樣善用資源,讓人民的生活無後顧之憂。妥貼的醫療和(晚年)生活保障,必不可少。但請看看香港,私營院舍的環境有多惡劣,醫院病房有幾爆,排專科門診的人龍有幾長,再看看我們有沒有全民退保,以及強積金到底益了甚麼人!

香港的管治階層有把市民看做有尊嚴的人嗎?口講以人為本,但即使庫房水浸,一班港官最關心的卻不是研究怎樣令艱難過活的人紓困,不是怎樣令她們的痛苦指數下降,希望指數上升,而是將「人」看成社會的包袱,看成支出的代名詞,特別是那些失去謀生能力的「人」,要千方百計壓縮花在其身上的開支。

羅致光去年九月在網誌說過,香港人平均壽命延長,長遠應調高領取福利的年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兼行會成員林正財,評論將申領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調高至65歲,形容為「有關政策理論基礎合理」,因為有助社會將退休年齡由60歲伸延至65歲,對長者個人生活及健康都是好事。他又說,若有選擇,大部分人「都不想拿綜援,都想自力更生」。他們的意思是:有手有腳的人就應該搵工做,自力更生,不要靠政府養。但他們可有想過,就算年輕力壯,亦不容易找到理想的職業,否則大學尖子心儀的工作不會來來去去是那幾樣。人到中年,選擇更少。60歲或以上的人,若非有特殊背景或技能,更不用多提。

港官多年來睇錢份上,只管GDP增長,不懂亦無意強化社會的體質,已經埋下管治上更大的敗筆。在可見的將來,大量工作機會被科技取代,香港如此貧富懸殊,社會保障又如此缺乏,難免加大這類結構性問題對市民造成的傷害。譬如說,隧道收費員將被電子收費系統全面淘汰,失去工作者可以再培訓去做甚麼?保安或清潔工人?這些行業可以吸納幾多人?做小販?不怕被人拉?去屋村商場或街市賣東西?就算夠錢交租給領展,領展亦不稀罕,因為它視地皮為奇貨,用來食大茶飯。

過度金融化和地產掛帥的經濟模式,早已令香港各行各業失去均衡發展,空洞化的產業結構無法有效抵禦後就業社會的時代衝擊,到時連厭惡性行業的工人都供過於求,基層市民的苦況不難想像。學者歐陽達初在《收緊長者綜援的荒謬與老年就業政策方向》中說:「大批從事基層勞工的長者,在過去數十年間胼手胝足地工作,但身體經長年勞動亦出現勞損。因此,不少基層勞工年屆50歲以後,便開始被市場排斥,部分被迫提早退休、從事零散工作或處於長期失業。要協助他們重新進入勞動市場,不單是他們的個人意願,更取決於香港勞動市場及經濟的結構。」讓長者有事做,精神上有寄託,其實是好事,但長者因為生計,即使捱到殘,仍頂硬上做厭惡性的工作,卻是一種罪孽。這罪孽,很大程度是因為政府無能和無良而造成,林鄭、羅致光、林正財,妳們還好意思認為自己擇善固執?

劍橋大學經濟系教授張夏準(Ha-Joon Chang)在其著作《Economics:The User's Guide》中說道:「大家總以為貧窮的成因是懶惰,故此自動假設窮國人民比較懶。但窮國之所以窮,真正原因卻是生產力太低,這點絕少可以說是人民的錯。國家生產力的最重要決定因素是資本設備、基礎建設、技術、制度,這些是窮人本身生不出來的。就算要怪,也應該怪希臘、墨西哥這些國家的權貴階級。是權貴,才握有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權貴如果不願為這些決定因素投入足夠資源,國民再怎麼辛勤也是窮。」他這個分析,應用在香港之上,也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