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直到如今的鞍山之東

直到如今的鞍山之東

曾經,舊年夏季在長崎旅行時,收到十四鄉將會增加兩倍發展密度的消息,在這個寧靜小城的旅館中,上城規會找摘要,透視一下這塊荒廢農田的未來。那個秋天,day off無堂上,踩單車躲進沙田的規劃署刨幾個鐘資料,想要挖得發展的問題碎屑,然後同公眾講,炒熱個鑊。接著,冬天來了,去了個耕田camp(土地小學),係蕉徑和一群相似的青年度過了五天,一邊聽啲農夫講菜講歷史,一邊質疑自己,這種「齊齊反發展」運作模式到底能為社會帶來甚麼真正的益處。直到現在新一年2019的一月,報章在放風規劃署會批准準增密度,而我則一邊聽久石讓一邊打這篇文章,盼為社會留下記錄。

市面流傳的資料我就慳番啖氣。吹水點樣反發展、吹到無曬氣力,開始檢視,到底我哋失去左咩野?欠缺咩野?很遺憾,我可以下一個定論:我們社會並沒有好清晰了解呢個問題。

看看六十年代的航拍照片,十四鄉滿目農田。據村民說這裡曾經種稻,種了不知多少個十年,當時是香港農業興盛之時。但是這時期卻面對了天氣問題:旱災,種不了米,不少客家村民在港英協助下移居英國。七八十年代時則是另一個問題:內地文革完畢、改革開放,加上科技進步,香港不少農民前往內地設場,運回香港銷售,供應大增。我不太肯定這對十四鄉農業有沒有很大影響,但物賤傷農,這對當時新界菜做成很大打擊。

這裡我想點出我自己之前的誤解:十四鄉塊平地發展前是塊綠野仙蹤的土地,好多花花草草樹樹。實情是,真正的原生花花草草樹樹係好耐好耐以前,已經因為開墾農田而消失,直到如今。現在的「綠野仙蹤」其實是發展商高地價囤地下、價值無所發揮的荒田,和其中的次生林而已。真正的生態,其實是為部份樹木如樟、河流如由田寮流至輋下出海那條、紅樹林生態。這些上年被破壞了的不計其數,住在村裡的人最清楚。

於是,九十年代成了新界變化很大的年代(起碼十四鄉係),地產商藉此收購捱不下去的農民的土地,港英填海發展第三期的新市鎮:馬鞍山。滄海沒有變桑田,而是和桑田一起變了地盤,直到如今。八十年代建恆安邨,九十年代建帝琴灣,那時我才剛出世。

這時這塊位於馬鞍山東邊,西至泥涌、東至瓦窰頭、南至大洞禾寮屬於新鴻基的土地,最後一批農夫退出了他們的舞台,1995出現了這土地有記錄以來的第一份規劃許可申請,編號A/DPA/NE-SSH/12,獲有條件批准。有趣的是,當時只計劃像帝琴灣般,興建取高12層的低密度樓宇。到了千禧年樓市不景而拖了一陣子,2009年時A/NE-SSH/61已經變成了24層,並定下擴闊西沙路的格局。最近流行十年挑戰,到了2019,在鄉事和建制支持下(即將)通過A/NE-SSH/120,發展密度已由當年的12層變成現在的31層。順帶一提,輿論很喜歡談建公屋的高爾夫球,呢塊地盤都有一個,亦是農業沒落後建成,直到如今仍存在。它的歷史短過粉嶺果個好多,只是我諗馬鞍山友唔太想呢度都起樓,實際上而家都無呢個計劃。

三層丁屋也是從九十年代時開始大量出現。現在十四鄉不少丁屋是建在昔日的農田之上,包括西徑、井頭、西澳那堆。丁屋地產的出現令外來人口移入,小巴807K開始服務泥涌至中文大學。私家車需求增加,於是不同村的綠化帶、海岸保護區,甚至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都出現石屎泊車地,服務這些「新移民」,順便收下服務費,直到如今。這些丁屋大部分賣了給外來人,只有少部分村,例如大洞禾寮,保留了一定數量自住。老實講,住左咁多年新市鎮私樓,我好理解班鄉佬想將自己家鄉變做私樓區。我唔理解既係,點解佢地無為佢地祖先辛苦耕耘的土地,留下一些血脈。

為甚麼我說我們的社會沒有認真了解我們失去了甚麼?本人到沙田政府合署14樓,逐頁逐頁睇幾百個公眾意見,鄉事派動員支持,反對者捍衛生態同交通,提過上述這塊土地歷史價值的人,我想應該五隻手指內數完,我自己也沒有提過。雖說如此,現在幾百個意見,畢竟比當年零星公眾意見,其實已經進步了不少。

我想談談這堆的東西的結論。其一,我們社會失去的不只有綠野仙蹤,還有香港曾賴以為生的農業。要彌補增加房屋供應帶來的負作用,民間不只要阻止利益先行的發展,更要支持構成香港傳統僅存的農業。現在的大農田其實不少,例如本人之前呆過幾天上水旁的蕉徑。這些菜田出產的新界菜可以在農墟中找到。關於農業對香港可持續發展的幫助,我猜那些不喜歡將中國和香港混為一談的人會更清楚,無論他們是基於人權、水貨,還是獨立關稅區。

其二,我諗即使是住在十四鄉的人,當初比我所知道的或多或少,只是2018年下半年西沙路擴闊工程實在震撼,令很多村民意識到當年的決定會為如今帶來多大的影響。本人反對愚民政策,支持開民智(大概係梁啟超果類),係蕉徑和其他年青人(還有某立法會議員)討論民主時我都係咁講。千禧年市民懵懵下,到現在才被剷泥車挖醒,畢竟已經太遲,所以現在需要的,是讓市民自己擁有搜集資料和提出意見的能力。我也很樂意當傳遞這種能力的人,反正我自己這種能力也是繼承自很有心的朋友。這樣市民才會按真實的第一手資訊去判斷應否支持發展。

關於城規會、規劃署,想credit一下,他們其實把整個焗爐咁厚發展商提交的資料和公眾意見放在政府合署供公眾查閱,你可以在他們網站看到「公開規劃、勇於承擔–鼓勵市民參與規劃工作,並向市民負責」而他們亦很努力去做,只係無咩人得閑專程搭車去細味疊焗爐般厚的資料,亦無咩人知道可以咁做。無論如何個人是很支持他們這增加民智的理念,以支持香港民主發展(如有),遲啲或可以另外講解市民如何能接觸這些資料。

但願新界達至可持續發展,市民心繫社區,直到永永遠遠,阿門。

Screen Shot 2019-01-20 at 2.45.51 pm
圖:1963年十四鄉,清晰可見當年馬鞍山東邊,西至泥涌、東至瓦窰頭、南至大洞禾寮的農田,正正是現在新鴻基持有的綜合發展區。credit地政署,如有侵犯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