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佛教藝術的反思

佛教藝術的反思

《後漢書》的〈西域傳〉中有一段廣為人知,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記載:「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象焉。」

自東漢以來,佛教傳入中國已近二千年歷史。外國對中國佛教藝術甚有興趣,有網站甚至詳細介紹形形式式的 "Chinese Buddha statue"。然而,我們今日視為理所當然的「佛教藝術品」,當初可能並不是為了「藝術」目的,如被觀看、被鑒賞等而創作的,很多佛教創作本身具有宗教意義。舉例而言,佛像創作本身是一種對佛陀的崇拜,而敬拜佛像是積累功德的工作,具有安慰、治愈、昇華個人的功能,遠離煩惱。我們視為藝術品的東西其實一開始是一種被視為可靠的、救治心病的手段,以及拯救靈魂的寶物、能保障人身或國家安全而被製作出來的,是生存的必需之物,而不是供人玩賞的奢侈品。

在時間的長河中,佛教創作開始累積及發展出經濟價值。今日敦煌石窟中輝煌精美的壁畫具有極高的旅遊價值,但這當真是創作者的本意?佛教創作漸漸擺脫了它們原有的實際功用,向世俗化靠攏。以壁畫為例,在宋代以前,壁畫是其中一種著名的佛教藝術。東晉畫家顧愷之為金陵瓦棺寺畫「維摩詰像」,吸引信眾捐贈百萬錢,便反映出佛教創作的經濟價值古已有之。這個故事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寺院林立,壁畫能夠吸引大量民眾,因此其價值的確很大。當壁畫的質量越高,信眾的捐贈也越慷慨。從側面看來,佛教創作也促進了佛教及寺院經濟的發展。

佛教創作,或者佛教藝術品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對於不同時代的人,它們產生的意義更可以是南轅北轍的。作為現代人,我們完全可以透過網絡或書籍欣賞所謂的佛教藝術品。我們今天能輕易接觸過往人們難以看見的佛教藝術品,但已經失去了以往需要通過精神信念來理解其實質內容。我們真的能體會當年的僧人和佛教朝聖者們在透過佛教創作而產生的,對宗教的信仰與感動嗎?真的能像他們一樣虔誠地將希望投放在美好的來世嗎?無論如何,佛教藝術已經成形,我們既要接受,亦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