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讓老友記在街上優雅地喝一杯咖啡,可以嗎?

讓老友記在街上優雅地喝一杯咖啡,可以嗎?

攝:Alex Leung

討論香港城市發展往往令人鬱悶,本來有意思的進步概念,也可以橘逾淮而為枳。在市區設立限速區域的建議,輿論很快便聯想到交通擠塞。香港人平常搭車迫返工的經歷實在太痛苦,一聽到限速,腦海便出現長長的車龍。


香港其實都有車速30限制的,而且司機都會在學校區附近減慢車速。(圖為大嶼山的貝澳附近)

巴黎婆婆的日常生活

我不太想討論限速是否會令道路更安全 — — 網上的評語最精警:「最安全的車速是0!」在思考限速30公里好還是不好之前,或者大家先跳出車水馬龍的馬路場景,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平常都在公園見到老友記,而不是在熙來攘往的繁華街道?

近日翻開龍應台《天長地久 — — 給美君的信》,書中她寫了一個住在巴黎、82歲老太太的日常生活:平常會一個人駕着帆船在巴黎的湖上遊蕩,會一個人去學德語,一個人去街市,一個人去看畫展,一個人和一班都是60歲、70歲,甚至是80歲的「女朋友們」在咖啡室聊天說說笑笑,甚至乎可以在森林健行。這真是讓人太驚訝了。

最驚訝的地方是,這完全顛覆了我在香港看到的老友記群象:或是在老人院空洞洞地看着電視,或是在家辛苦勞動幫孫子做家務,或是在公園三五成群的捉棋玩牌子……都是很好的選擇;但我們是否有見過一班老友記可以在文青常聚頭的café喝咖啡和說說笑笑?是否可以與年輕人和諧地構成一道風景而不覺突兀?

也許讀者會問,這與道路是否限速30公里有什麼關係?表面看來也許沒有,但我在社區的觀察,在市區一些公共屋邨,邨內的一些道路,車速限制居然是50公里。一個住在公屋的老友記,從家中出發,走到對面街的政府合署,見社署的姑娘談談話,或者申領每月支付的援助,也要走過這些有50公里車速的街道。

對於年輕的朋友,50公里的車速或許還不算什麼,但當整個城市的設計都不在意這些無形的限制,是如何限制了老友記四處行走的權利,那麼香港這個城市又如何稱得上對長者友善?又如何算得上是國際都會?

限速30公里,我在英國倫敦的住宅區遊走時,是隨處可見的日常事;倫敦市中心甚至設立「萬惡」的道路擠塞徵費和超低排放區,也不見得倫敦的車龍比香港的更長,塞車的時間比香港的更久。

作為一個日花3小時以上的通勤族,居住過上水、粉嶺、堅尼地城和大嶼山,我相信我和一般打工仔一樣,深知香港塞車問題嚴峻,尤其困在車龍的時候,更希望有一條特快的高速公路從天而降,可以極速把我送到目的地。

只是,如果我們能夠同情地理解限速的建議,犧牲一點日常的便利,選擇市區屋邨的合適路段設立限速區,是否也算是離地萬丈,不近民情?兩年前,因為發生一宗巴士撞死長者的交通意外,我就曾經到過李鄭屋邨考察,看看是否可以在香港建立長者友善社區,亦曾在本欄寫過一篇文章闡述背後的理念。

當時,我便提及美國紐約的市交通局,自2008年起推出「長者安全街道計劃」(Safe Streets for Seniors),劃出37個焦點區域(Seniors Pedestrian Focus Areas),以便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訂立相應措施或社區設計,以交通意外零死亡為目標,讓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

可視「人口老化」為機遇

「長者安全街道計劃」對應長者橫過馬路時需時較長及指示不足等問題,在37個焦點區域分別推出改良的社區設計,例如交通燈顯示過路的秒數時間、在街角的行人過路處擴闊行人路以減低橫過馬路的距離、縮減行車車道的數目以減低車輛流量、配合街道特性限制車輛的車速,甚至是設立行人專區,從根本上改善人車爭路的問題。實行計劃之後,各焦點區域的行人傷亡率減低39–68%不等,成效斐然。

香港未來將有愈來愈多的老友記,但社會是否可以不把「人口老化」視為一個「問題」,而是一個機遇?一說到外國例子,總有人會跳出來說不可行,因為香港和外國城市「市情不同,難以直接比較」。

正常人都會知道不可以照搬外國例子,所以才需要按部就班地找試點,小規模地試行看看效果,行得通然後才考慮在不同地區複製,推廣至全港。這個由雛形(prototype)做起,透過試點快速測試成效,然後修正的過程,正正是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核心,是政策創新上最重要的範式轉移。

香港實在有很多地區可以試行如紐約市般的「長者安全街道計劃」,進行車路限速,深水埗、長沙灣、黃大仙和觀塘等長者人口比例較高的地區可以優先考慮。政府選擇在地區試行時,亦應以小規模和選擇非繁忙時間開始着手,收集社區人士及駕駛者對措施的意見和回響,用以修正措施的覆蓋範圍和相應配套。

改變未必可以在一時一地立即發生,但假如什麼都不做,也許在我們有生之年,亦未必可以看到我們的父母輩,可以像巴黎的老友記們,優雅地坐在街邊喝喝笑笑,在社區隨意蹓躂,像龍應台文章中的老太太,一把年紀仍然可以相約男生,由德國波昂騎單車到波蘭華沙,享受老年的浪漫。

原載於《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