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讓歷史記住:看《傘上:遍地開花》

讓歷史記住:看《傘上:遍地開花》

昨夜去藝術中心的古天樂電影院看《傘上:遍地開花》,通過鏡頭重溫「雨傘運動」的情景,畫面從2014年「六四」25週年晚會揭開,點出「香港」是「中國主權領土」上唯一能夠公開悼念「六四」的地方。這個「陳述 statement」相當重要,除了反映事實,也是導演梁思眾的立場位置,那是關於「香港」這個城市的特性,從英國殖民地到「被主權回歸」的歷史身份上那份「異質」:不同政治思想和行動都能夠在這裏自由表達!

《傘上》從當年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為爭取普選而主辦的民間公投開始,然後追蹤學民思潮發動中學罷課的過程,最後聚焦「928」催淚彈事件前後的日子,金鐘政府總部及附近地區的現場實況。導演的鏡頭很冷靜,角度很恢弘,能夠納入政見與立場不同的人面及其言行舉動,無論是爭取民主普選的年輕人,還是那些以周融為首、反佔中的中年人,都被抓入連環的近鏡,以並置、呈示的方式讓觀眾認知和判斷,我還真是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直面愛國愛港人士口沫橫飛的嘴臉。此外,一些長鏡頭呈現了抗爭運動過程上各種即場爆發的衝突與矛盾,原是同一陣線的人,會因為境況的突變而分裂,甚至對立。

影片捕捉幾個重要的轉捩點:第一是學民思潮成員佔據公民廣場的行動,黎汶洛和黃之鋒等一班17歲中學生那份克制自我的能耐、高度組織的能力;第二是戴耀廷等人突然發動佔中行動而導致現場的分裂和退守,進退維谷的處境,嚴峻地考驗處變的機遇和手段;然後是長毛梁國雄下跪要求群眾不要離去,再站起來要求抗爭下去的聲情;最後是警察施放催淚彈,手無寸鐵的群眾張開雨傘抵擋的場面……這些都是我們曾經目睹或經歷的記憶,感謝導演為這個城市留下了印證,剪接了時代的風景!曾經有過的激情與樂觀的寄望,以為可以對抗強權、改變體制,以為可以守住香港……

四年多五年了,雨傘運動結束後,無力感與挫敗感形成症候群,連處理的力度也衰頹下來,城市祗剩下污染的天空,而這一刻,透過影像重回現場,情感或情緒的治癒以外,也為了隔着距離思考——觀眾席隱約有哭聲,但我跟鏡頭一樣冷靜,很想尋找在四面牆壁下,繼續走下去和活下去的空隙與裂縫!正如開首所說,這個城市的「異質」是它珍貴的地方,假如不願意離開,我們怎樣繼續留守?生活的日常、抗爭的日常原是充滿矛盾、混沌和撕裂,我們如何自處、再激發力量?個體可以做甚麼?

離去前,將工作人員退回給我的80元(電影是免費放映的,網上登記的費用現場退回),投入支持導演《傘上》下集的籌款箱,然後買了《亂世備忘》和《地厚天高》的DVD,希望將來的日子有機會用在課堂上,有生之年,讓歷史記住!

原文刊在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