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怎一個「鬥」字了得!——澳門鬥蟀文化

怎一個「鬥」字了得!——澳門鬥蟀文化

圖:秋聲同樂社舉辦之鬥蟀比賽奬牌,該社位於十月初五街,創社至今已逾百年,每年會舉行鬥蟀比賽。

對於「鬥蟀」一事,我的想像是甚麼?不瞞大家,就是源自電影《呆佬拜壽》中,劉青雲飾演招福——一個不可一世的「二世祖」的玩樂,正因如此,當我在澳門博物館中看出有關鬥蟀的展品︰比賽的用具、金牌以及鬥蟀死後的墓碑時,我才驚覺,鬥蟀一事,原來與小城有著如此密切的關係。

始於清朝的民間娛樂

關於鬥蟀這活動,其實早在南宋時已有史料記載,就是在澳門,也是件始於開埠,有數百年歷史的事。清末出版的《鏡海叢報》就記述了當時在澳門的鬥蟀情況,主要是因為清末朝廷下令禁賭,令廣東一帶的鬥蟀同好紛紛移師澳門,開啟了小城的一段鬥蟀風光史;另外亦有詩文記載當時海內外鬥蟀愛好者聚首澳門觀賽的情景,由此可見,鬥蟀之於往昔澳門,不但並不稀奇,更是那些年,澳門街的其中一個「旅遊賣點」。

然而,到了上世紀60年代,鬥蟀的風行程度曾因經濟不景而受影響,雖然80年代因經濟回復而有所回升,但依然不復當年盛況,踏入21世紀後,鬥蟀活動更是趨近沒落,大眾對於這事的認知不多,但其實至今為止,每年立夏之後,還是會有一班鬥蟀愛好者於澳門碰頭,延續傳統,爭奪奬牌。

不只是賭博

就看澳門博物館展出的比賽金牌,就知道一眾參與者,並無因鬥蟀比賽的選手是蟋蟀就視之為 兒戲事,相反,鬥蟀比賽有專門的用具,如平日用作飼養的盆叫「養盆」,比賽時的則叫「行盆」,更會有公證人監賽,相當認真;而對待一眾選手,亦有特別的處理,例如會在比賽前放入雌蟀與其交配,以激發其戰鬥慾,平日亦會餵以不同食物,如大豆、番薯、沙葛、生果等,甚至以名貴藥材,如人參、黨參,鹿茸等為蟋蟀補身。

單看這些,必定會以為鬥蟀愛好者只將蟋蟀視為贏比賽的「搖錢樹」,但其實據各方資料顯示,由揀蟀、養蟀、訓練等所花的心力財力,其實遠比贏得的東西還多,所以一直有說,鬥蟀其實是為榮譽、為娛樂、為挑戰多於賭博,而養蟀者與蟋蟀也在相處之間產生了感情,這亦多少解釋了博物館內展出的蟋蟀棺、蟋蟀墓因何而來。

雖然如此,但撇除賭博成分外,蟋蟀在比拚過程中難免會有傷亡,也不無殘忍,或許假以時日,當大環境的動保意識再有所提高,鬥蟀這活動就會真正的成為過去;不過我相信,即使到了那一天,鬥蟀一事,依然值得在澳門本土文化史上寫下一章。

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