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郭永健:回撥房屋儲備金揭示的問題

郭永健:回撥房屋儲備金揭示的問題

撰文:工黨主席郭永健

今年的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預計2018/19年度盈餘為587億元,而且未來五年均有盈餘。由此看來,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相當穩健。可是,如果未來四年扣除每年從房屋儲備金回撥的212億元,未來4年中將會有3年錄得赤字,包括2021/22年度及2022/23年度將會錄得逾150億元的赤字。

雖然,相對今年預計的11616億財政儲備,100多億的赤字根本不算甚麼,而對於過往十多年來保守的財政預算案,增加經常開支,提供更多公共服務更是刻不容緩。但是,從設立及取消房屋儲備金的做法,以及去屆及今屆政府制訂的預算案的差別,便可看到政府財政思維的改變與不變,及其本質。

2014年12月,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示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將二零一四年政府財政儲備的全部投資收益(約為二百七十億港元)撥入新設立的「房屋儲備金」,並由金管局負責投資。曾俊華指「房屋儲備金」及其累積投資收益,將用以支持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及相關的基建配套。

曾俊華此舉的效果便是令到政府帳面的收入減少,以致盈餘及累積的財政儲備減少。工黨當時便質疑成立房屋儲備金只為當時高達913億的盈餘「洩洪」,因為隨著當時房委會即將出售居屋,財政狀況有所改善。此外,曾俊華此舉亦有違《公共財政條例》及相關的立法會決議,即所有投資收益須記入政府一般收入帳目及各基金帳目的貸項。

曾俊華向來被抨為守財奴,與時任特首梁振英增加公共開支的財政思維格格不入。曾俊華當時推出的「0-1-1」節省資源方案、應付財政赤字為由成立的「未來基金」,及成立房屋儲備金,均為限制梁振英增加開支的幅度。

林鄭月娥上任特首後,便提出「理財新哲學」,任志剛更為此鳴鼓開道。去年財政預算便提出經常開支增加11.8%,今年則增加9%,兩年均高於曾俊華任內任何一年增幅。未來五年的經常開支平均增加6.92%,用作基建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開支則平均增加10.99%,公共開支則平均為6.88%。在未來較高的開支增長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理解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房屋儲備金獨立於財政儲備之外,未能全面反映政府財政狀況。因此, 我會將房屋儲備金回撥到財政儲備」為名,實際上把每年從房屋儲備金回撥的212億元,來掩蓋盈餘的減少。房屋儲備金的作用便吊詭地由限制政府開支,變為放寬開支增長的空間,應該是曾俊華所始料不及。

雖然政府的財政思維由限制開支增長改變為放寬開支增長,但沒有改變的仍然是著重基建,以及市場主導,拒絕增加政府或資助機構提供的服務,作出長遠的規劃及承擔。未來五年,基本工程儲備基金開支平均每年1206億,佔政府開支17.37%。此外,林鄭所增加的經常開支,都是以現金褔利及市場主導為主,包括設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增加長者醫療券金額、推出院舍券及增加買位院舍名額等,但由政府增加的資助服務項目及名額卻少之又少,任由市場上缺乏監管的服務主導。

總結而言,公共服務一直緊絀的情況下,增加公共開支實在是應有之舉。可是,無論是曾俊華及林鄭月娥,均以其嫻熟的官僚手段玩弄數字,掩飾香港的財政狀況,讓香港人未能決定自己的庫房如何使用。加上公共開支偏重基建,以及開支的增長不等於政府有長遠的承擔,未能使香港社會應對未來挑戰,香港人真正得以受惠。

原刊於2019-03-08《星島日報》工字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