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灣仔區議員街頭「和你傾」 爭重設垃圾桶

灣仔區議員街頭「和你傾」 爭重設垃圾桶

(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運動期間,常被示威者用作為「路障」的街道垃圾桶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跡,取而代之是一個個紮在路邊的塑膠垃圾袋。灣仔區情況尤其嚴重,有街坊指臨時垃圾袋的數量只有原來垃圾桶數量的三分之一,不足應付市民需要。灣仔區議員(愛群)羅偉珊(Susi)昨設立「和你傾」街站,收集和轉達街坊意見,督促食環署回復區內垃圾桶。

街坊不滿垃圾桶全數「消失」食環署拒重新放置:怕被燒毁

從銅鑼灣走到灣仔的軒尼詩道,兩旁行人路上一個垃圾桶也沒有,只有隨意紮在柵欄上、毫不顯眼的塑膠垃圾袋。自反送中運動以來,不少街上的垃圾桶和回收箱均被示威者用作「路障」。在衝突頻生的灣仔區,政府一直未有在街上重新放置垃圾桶,整區的垃圾桶「消失」半年。

Susi數星期前曾與灣仔區食環署總監會面,要求恢復於區內設置垃圾桶。她指街坊有各式各樣的不滿,包括垃圾膠袋數量不足,只有原來區內垃圾桶數量的三分之一;垃圾袋容易爆滿,亂拋垃圾的情況增加,感覺「不雅觀」;有街坊不滿垃圾袋的邊緣「好污糟」,指扔垃圾時容易弄髒雙手。

DSC04010

Susi雖向食環署反映了街坊意見,但署方當時解釋,收起垃圾桶的原因是「怕垃圾桶被燒毁」,又稱短時間內難以於全區恢復設立大量垃圾桶,只能在街道上設置臨時垃圾袋,並向Susi提供垃圾袋的位置地圖。不過,Susi認為示威是「政治問題」,應「政治解決」,而垃圾桶是街坊需求,提供垃圾桶是政府責任,不能逃避。

82622191_764057670752293_2643937152513081344_o
食環署提供,灣仔「愛群」區內臨時垃圾袋位置

眼見署方至今仍未有增加垃圾桶數量,加上近日懷疑出現「武漢肺炎」個案,Susi希望能儘快解決區內欠缺垃圾桶的問題,減低社區衛生風險。她昨日設立街站,邀請街坊就垃圾桶和回收箱的位置提供更具體的意見,並已約見食環署會面,期望能督促署方逐步增加垃圾桶數量。

「和你傾」街站擺設期間,不少路人特意停下和Susi聊天,亦有街坊特意前來為她「提供意見」。於港島區工作,不時經過灣仔Samuel認為,灣仔欠缺垃圾桶的情況「最嚴重」:「試過行幾條街都冇垃圾桶,最後要入商場扔(垃圾)。」他批評食環署的解釋「不合理」:「(示威活動)唔係一個籍口」。灣仔街坊Marco亦指,區內的垃圾桶已「消失」半年,街道上欠缺垃圾桶讓市民生活很不方便。

DSC04065

為社區「小事」擺街站:想站在街坊的角度思考

與不少新任區議員一樣,Susi是「政治素人」,過去無任何從政經驗。她於挪威修畢藝術碩士課程回港後,一直從事藝術行政和出版等工作,直至今年才加入地區組織「灣仔起步」,並參選區議會。Susi坦言,她在正式上任後,才發現區議會的工作比想像中更花心思和時間,幸而過去的工作經驗對她有不少幫助,例如藝術工作重視「以人為本」,因此即使在處理「垃圾桶位置」這種社區小事上,Susi亦樂意花時間,面對面收集街坊意見。這種態度為她嬴得不少街坊支持,紛紛為她提供各式建議,又自願替她當街站的義工。

DSC04086

Susi解釋,擺街站是因為想善用區議員的身分,與居民直接交流,從而鼓勵他們參與社區事務:「個社區咁大,得我一個冇用,所以需要大家一齊去改善。」她亦笑言,希望能透過親身接觸街坊,擺脫過去區議員予人「高高在上」的印象,從街坊的角度思考,了解他們的需要。

藝術讓我學會⋯⋯

「藝術令我學會,要思考如何發掘問題。例如當社會出現問題,大家會話個制度壞咗,咁到底係咩壞咗?」擺街站那天,恰巧是科大學生周梓樂逝世2個月的日子,Susi在街站旁,擺放了一束白花:「除左希望喺提升大家嘅公民意識同社區參與,我都想提醒大家保持敏銳,唔好對政權、對警暴麻木,亦唔好忘記追尋真相嘅重要性。」

DSC04035

記者:梁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