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醫管局員工陣線:回應醫管局宣稱有足夠人手應付流感高峰期及武漢肺炎疫情

醫管局員工陣線:回應醫管局宣稱有足夠人手應付流感高峰期及武漢肺炎疫情

致:
陳肇始教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高拔陞醫生,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賴偉文醫生,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
鍾健禮醫生,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
彭飛舟醫生,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人力資源主管

醫管局員工陣線公開信 回應醫管局宣稱有足夠人手應付流感高峰期及武漢肺炎疫情

隨著香港踏入流感高峰期,同時面對可能爆發武漢肺炎的威脅,醫管局員工陣線(下稱本會)一直密切留意政府以及醫院管理局(下稱醫管局)的應對方針。近日,本會留意到醫管局對外堅稱「有足夠人手應付流感高峰期及肺炎個案,有需要會調配人手」,並指可「探討暫緩部分非緊急服務的可行性,集中資源及人手,應對與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有關的懷疑個案」。本會對醫管局完全漠視人手問題、訛稱有足夠醫護等行為表示極度失望。事實上,本會認為現時醫管局人手極為緊絀,醫護日夜疲於奔命下,依然難以確保病人能得到最佳照顧。若然武漢肺炎此時於香港爆發, 只會令本已千瘡百孔的公營醫療體系不堪一擊。

本會特意撰寫此公開信,目的為回應醫管局,並披露現時醫護面對的各種問題,促請醫管局以及政府正視人手問題,而非一味誤導公眾,置病人及醫護於危險而不顧。

(一)回應醫管局宣稱有足夠人手之謬論

今年一月初,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接受傳媒電話訪問時,聲稱醫管局「有足夠人手應付流感高峰期及肺炎個案」。此言論最可笑之處在於與醫管局及政府以前一貫的言論背道而馳。本會必須嚴正指出,現時醫管局的醫護人手嚴重不足,而且此問題已經累積多年。根據政府二零一六年中 期人口統計的結果,在二零一六年香港共有1,163,153名長者,較二零零六年增加了310,357人(36.4% )。隨著香港人口不斷上升、人口老化問題進一步加劇,再加上香港市民大多依賴公營醫療,種種因素只會令本身不勝負荷的公立醫院百上加斤。

「足夠人手」謬論發表前僅僅一個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曾於立法會上,就蔣麗芸議員對於公院醫生人手不足的提問,作出以下答案:「鑑於香港人口老化和公營醫療系統超出負荷﹐以致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供應一直嚴重不足。政府正採取多管齊下的方針,以處理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短缺的問題。」於二零一七年,政府公佈《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其中亦指出隨著人口老化﹐醫療服務的需求日漸增加,預計醫護人手在中短期會出現短缺,包括醫生、普通 科護士、牙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政府以及醫管局面對如此實在的數據,多年來卻從未訂立任何長遠的方針去根治問題。因此,醫護各職系人手不足問題並非本會憑空想像,而是政府多番強調的事實。然而,面對武漢肺炎的威脅時,醫管局未能正視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已經超出負荷,卻又自打嘴巴對外宣稱人手足以應付武漢疫症的防禦工作。

此外,醫管局亦宣稱共有約1,400張設負氣壓設備的隔離病床,可就疫症的爆發透過中央統籌機制靈活調配。然而,本會質疑醫管局縱使有硬件上的準備,卻從未具體公佈過人手上如何「靈活調配」;對於局方變出1,400張隔離病床之後,如何變出相應受過足夠訓練的人手,照顧這1,400名傳染病患者,本會深表懷疑。面對武漢肺炎的威脅,醫管局漠視以上種種問題,僅輕鬆拋下一句「足夠人手」,毋疑是將身處水深火熱的病人與醫護再推往地獄更深處。本會對當權者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極度失望,並予以最強烈的譴責。

(二)病房環境極度惡劣,感染控制指引淪為紙上談兵

近日多宗新聞皆報導公立醫院求診人士高企、內科病房入住率持續超過100%。病房為應付大量病人,於走廊及洗手盆底加床早已成為常態。國際指引清晰指明,病床與病床之間必須保持三英呎 (一米)距離,否則傳染病散播的風險大大提升;而三英呎距離同時亦是醫管局訂立的感染控制指引。惟在現時病房加床嚴重的情況下,試問醫管局高層有勇氣走入病房,量度一下病床之間的距離嗎?試問高層有勇氣公佈現時公立醫院有多少病床未能按照指引分佈嗎?局方面對病房如此擠逼,完全無法根據感染控制指引放置病床的情況,如何令前線醫護有信心處理冬季流感、甚至武漢肺炎於香港爆發的情況?

(三)醫管局以 “Overflow” 應對冬季內科病房爆滿,置病人於危險而不顧

每當冬季流感來臨,內科病房長期爆滿、加床至無可再加時,醫管局則會採取名為 “Overflow” 的措施,即指將內科病房無法容納的病人轉由其他專科病房接收,包括婦科、腫瘤科、耳鼻喉科、外科、骨科及兒科不等。然而,這種被形容為將病人「流放」的處理手法一直受醫護詬病。本會就 “Overflow” 情況特意訪問多位醫管局前線內科醫生,總結出以下兩大問題:

(i) 加床不加人,內科醫生工作壓力激增

內科病人縱使入住非內科病房,依然依靠內科病房的醫生照顧。因此,當內科病房爆滿時,內科醫生不單要負責本已擠爆內科病房的病人、更要一日兩次前往其他專科病房巡房,照顧 “Overflow” 流放至其他病房的內科病人。有前線醫生向本會透露,由於其他專科病房與內科病房有一定距離,僅是步行前往巡房已浪費十至二十分鐘;有醫生亦直言這種情況直接延誤他巡房後前往專科門診的時間。另外,前線醫生亦向本會表示,即使病人已「流放」其他專科病房,但內科醫生仍需處理出院文件、為病人安排檢查的表格等工作。一般情況下,內科病房有實習醫生幫忙處理以上工作,讓主診醫生可專注於照顧病人。惟並非所有專科病房都有實習醫生,而其他專科的實習醫生亦未必能勝任內科的工作,因此 “Overflow” 的情況只會令內科醫生的工作量不按比例地大增。亦有醫生向本會反映,病人及其家屬亦會對各種「流放」情況向醫生投訴,例如病人家長不滿兒科病房中出現插著胃喉的老人科病人。醫生對於這種自己無法控制的情況,依然要向病人或家屬作出安撫,變相再次增加工作量。

(ii) “Overflow” 情況損害病人利益

事實上,醫院每年的流感高峰皆需面對 “Overflow” 的情況,醫管局早於二零一四年的《醫院管理局應付冬季流感高峰期的措施》,已有提及需要由其他專科病房協助接收內科病人的做法。六個年頭過去,醫管局管理層卻仍未就此情況作出任何根治性的解決方案,導致二零二零年的今天,“Overflow” 的情況依然日日發生。

有受訪醫生直言自己不支持 “Overflow” 的做法,批評醫管局面對內科病房長期超過100% 的入住率時,未有積極增加內科病房的資源及人手,反而依賴治標不治本的 “Overflow” 方式處理。另一位前線醫生向本會表達相若意見,他指許多被「流放」至其他專科病房的病人因感染入院,需接受抗生素治療,這些病人其實理應於內科病房接受治療。本會再追問幾位醫生,他們異口同聲地同意「流放在外」的病人有可能未能得到最理想的治療。他們解釋,專科病房的護理人手屬某專科專才,面對內科病人的各種情況及相應治療未必熟悉,故照顧病人時往往需要額外花更多時間與醫生確認細節。再加上這些專科病房沒有內科醫生常駐,護理同事也較少涉獵內科,故未必能及時掌握病人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有機會因而對病人造成危險。

有護士批評醫院資源錯配,指其工作的病房因床位較多而要長期接收床位較少的內科病房病人,局方卻未能因地製宜調配病床,以讓內科病人能留在最合適的內科病房接受治療。本會亦得知曾有接 受化療的腫瘤科病人被安置於肺部感染的內科病人旁邊,這做法毋疑是置因化療而免疫力降低的病人安危於不顧。

本會認為,醫院之所以需要劃分專科,正正就是為了由專科訓練的醫護,專一照顧相應的病人。然而,現時的公立醫院卻因毫無遠見、未能妥善規劃的醫管局管理層,導致內科病人被「流放」一地,所謂專科亦形同虛設。這種 “Overflow” 的措施對病人、非內科護士及內科的醫生都極不公平,最後更落得「三輸」的局面:病人得不到最適切的照顧;非內科護士照顧內科病人面對許多無形壓力;內科醫生更要疲於奔命於全院遊走,照顧多個病房的病人,浪費原本可以用在病人身上的寶貴時間。醫管局及政府明知以上問題存在多年,卻無法妥善處理,更逃避內科需要增加恆常病床及開支的現實,以致 “Overflow” 這類應急措施變成年復一年出現的常態,本會必須對此作出嚴正譴責。以 上種種失當的管理方針,不但置醫護於水深火熱之中,更大大損害病人權益。

(四)政府及醫管局的所謂人手政策既不治標、亦不治本

於二零一九年初,立法會就超負荷的公營醫療系統進行討論時,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回答人手問題時曾提及「醫管局亦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三十日期間推行額外的人手紓緩措施,包括上調特別酬金計劃的津貼金額百分之十。」本會必須嚴正聲明,特別酬金計劃絕對不是一項有效的人手紓緩措施;就政府與醫管局多番以此誤導公眾,本會予以強烈譴責。

特別酬金計劃原意為鼓勵現有人手自願加班或於休假時回到醫院工作,因此並非直接增加人手,而是靠前線員工犧牲休息時間換取「額外」人手。「津貼」一詞亦有誤導之意,因為所謂的「津貼」 不過是就員工額外工作的時間給予與職級相應的時薪。有醫生向本會反映,特別酬金計劃須於醫管局正式宣布踏入冬季流感高峰後才會啟動。然而,前線醫護在所謂的「正式宣布」之前,面對的工作量已與高峰期無異,加班情況亦十分常見,卻因特別酬金計劃未被啟動而未能獲得應得的加班時薪。本會認為此計劃只是加班制度,並非增加人手的措施。支付時薪予加班員工實屬合理不過,然而醫管局及政府卻在忽視平日醫院員工無薪加班的情況下,把此舉包裝成人手紓緩措施。本會必須促請醫管局正視人手問題,預留所有資源增聘人手,並且杜絕一切誤導公眾的行徑,而非妄想以明星拍片打氣、派發魚蛋等連小恩小惠都稱不上的方式去紓緩前線同事的壓力及怨氣。

總結

未有任何醫護經驗的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曾聲稱,醫管局今日的聲譽是經三十年、前人的血與汗努力經營回來。本會對此表示絕對認同:市民對於公營醫療的信心來自前線醫護的努力,而非管理層終日於象牙塔內撰寫指引及程序換來。近半年來因為社會氣氛,同事們已對醫管局漠視警暴及散播白色恐怖等行為忍無可忍,民怨更是一觸即發。作為醫護人員,本會明白同事絕不會放棄任何病人,然而因醫管局及政府從未為醫護提供任何有效挽留及增加人手的政策,導致 2018/19 年度醫管局整體全職員工流失率為 9.6%;其中全職醫生的流失率更達 6%,創下11年新高。醫護即使希望給予病人最好的治療,卻因人手、資源等問題而未能達標。本會在此促請醫管局就以下事項嚴正處理:

1. 醫管局必須與食衛局、聯同各工會,根據國際指引,討論就醫護對病人的最低比例進行立法,並按此比例增聘前線人手,杜絕病人增加但醫護人手維持不變的惡況

2. 主動聯絡各工會(包括本會),了解員工就薪酬福利所提出的要求,改善員工待遇以挽留人手

3. 與政府磋商,增加醫管局撥款,並按照人口增長比例擴建醫院以及增建新醫院。現時的擴充既不能追上人口增長的速度,更不能緩解現有醫院的壓力,醫管局必須就以上問題向政府施壓

醫管局員工陣線第一屆理事會
二零二零年一月十四日